鄧黔

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與初中數學教學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的數學層次更高一些,介于大學微積分與高數的初級階段,為后期學生的學習打下一定基礎,所以高中數學的教學十分重要。主要闡述“直線的斜率”的教學實踐探討,希望能夠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直線斜率;教學;實踐
高中的數學教學與初中教學相比更復雜更難,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掌握一些微積分基礎,例如高中數學中學習的最值、值域、數列等問題,對之后微積分的學習影響很大。各種數學難題讓學生頭疼,特別是一些與直線斜率有關的數學解答題,學生往往不知道要如何下筆才能保證自己的解答是正確的,這無疑為學生制造了很大的難題。所以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實現精準的解題十分重要。
一、直線斜率的具體概念
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三章“直線斜角與斜率”一課中,學生首次接觸到直線斜率這一概念,在對一個方程進行解答時,符合這個方程的直線上的所有點,都是這個方程的解,此時方程被稱為直線方程。直線斜率的應用十分廣泛,將直線斜率與教材相結合進行教學,可以保障數學教學的效果。在人教版中高中數學必修五第二章“數列”、第三章“不等式的學習”上可以運用,在平時最值的解題中也可以運用直線斜率。
二、直線斜率在高中數學中的特殊運用
1.利用直線斜率解答數列問題
可以將直線斜率運用到數列解答上,在一些比較復雜的但是考試出題率又比較高的等差數列中,便可以應用直線斜率進行解答,進而幫助學生找到新的解題方式,打破難題局面。在等差數列利用斜率進行解答時,教師需要注重具體的解法,幫助學生有序地解答等差數列問題。教師可以將等差數列與直線斜率的關聯解題思路教給學生,幫助學生梳理正確的數學解題思維。具體案例參考案例一。
案例一:已知{an}為等差數列,前10項的和S10=100,前100項的和S100=10,求前110項的和S110。
如果單純從數列看的話,學生很容易就放棄這一系列的習題,但是通過直線斜率便能很好地解決這種問題。通過數列項與數列和之間的直線斜率關系,進而解決數列的問題,一道很難的數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利用直線斜率求最值
在高中數學中最值的問題一定都不陌生,最值問題也是考試的必考內容,但是很多最值問題學生很難理解,在解答時經常會出現差錯。因此,在解答最值問題時也可以引入直線斜率的概念,利用直線斜率進行數學最值問題的解答,化難題為簡單,進一步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增強數學學習信心,為數學教學效果提升提供保障。具體案例參考案例二。
綜上所述,“直線的斜率”的教學實踐探討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將一些利用直線斜率解題的思路教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獨立解題,久而久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平時解答習題時不再迷茫。本文研究有限,還需要更多研究者加入其中,未來高中數學的解題思路一定會越來越廣。
參考文獻:
董榮森.文化、本質、探究、樂趣:對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認識與思考[J].數學通報,2017(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