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學斌
◆摘 ?要:根據相關專業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工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了將近2014萬留守兒童,在這些留守兒童中,6歲以下兒童占41.5%。這些兒童失去父母的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作為從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經歷了農村小學教學工作,農村初中教學工作,縣城初高中教學工作,省城中專大專教學工作。特殊的工作經歷,使我始終關注著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特別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始終牽動著我的心。
◆關鍵詞:欠發達四縣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現狀研究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年輕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逐漸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根據相關專業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工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了將近2014萬留守兒童,在這些兒童中,6歲以下的兒童占41.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作為從教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經歷了農村小學教學工作,農村初中教學工作,縣城初高中教學工作,省城中專大專教學工作。特殊的工作經歷,使我始終關注著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特別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始終牽動著我的心。2018年我帶領我校四名學生做寧夏欠發達地區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研究,通過我們的調查分析研究,總結出寧夏欠發達地區留守兒童學前教育狀況存在以下問題。
一、有人看管,無人教育
在我們走訪調查的寧夏南部山區四縣中(隆德縣,彭陽縣,西吉縣,海原縣),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留守兒童有人看管,無人教育的狀態,也可以說是完全的自然教育。年輕的父母親離開農村,進城打工,不得已將兩三歲的小孩,有的甚至是剛斷奶的嬰兒留給自己的父母看護。這些孩子不僅缺失父愛,母愛,心靈受到極大傷害,而且,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看護下,孩子們接受的還是爺爺奶奶教育兒子時的方法。有的爺爺奶奶在年輕時就沒有帶過孩子,也沒有什么經驗,即使有點經驗也是隔代親,由著孩子自然成長,孩子們接受的是自然教育。這些年輕的爺爺奶奶自己也要生活,自己也有很多農活要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些孩子的生存情況,基本上就處于能吃飽穿暖的狀態。可以說孩子就沒有一點專業的學前教育。
二、安全,醫療衛生令人擔憂
從“等著我”這個尋親節目我們就能夠發現,丟失孩子的以農村為多。因為農村人少,大家基本上都互相認識,所以安全意識淡薄,容易發生意外。孩子們待在農村,可以和小伙伴們玩一個中午或者是一個下午,都沒有成年人的看護,可以想象一下潛在的危險有多大。在我們走訪調查的過程中就發現類似問題。有小孩走失的,有摔傷的,和小伙伴一塊玩耍發生意外的,玩火導致失火的,溺水的,各種意外事件非常令人擔憂。醫療衛生狀況依然不容樂觀。受條件所限,傳統觀念影響,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大人不注意衛生,對小孩的衛生更是無暇顧及。雖然說這些孩子的抵抗力強,但是這種強大的抵抗力來的是很無奈的。我們在和鄉衛生院醫生的了解中發現,孩子們腸道寄生蟲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
三、沒有鄉村幼兒園
在我們走訪調查的過程中發現,留守兒童的父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孩子的看護人都希望能有鄉村的幼兒園,使這些留守的兒童能夠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可是實際的情況是這幾個縣的農村根本就沒有幼兒園,個別的幾個鄉村小學有學前班。這些學前班就是孩子在上一年級以前,到學校由老師看管,上一些簡單的內容,或者是一年級的內容。具體上什么內容基本上都是由老師來定,沒有系統性,隨意性很強。孩子上學前班的年齡也有差距。有六歲的,七歲的,八歲的。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年齡差距是很大的。當我們問一些小孩想不想上幼兒園,都說非常想。為什么想,孩子們的回答各種各樣的,有的說幼兒園小朋友多,有的說幼兒園有城堡,有的說有滑梯......總之,每一種回答都是那么純真,每一種回答都是那么令人感動,每一種回答都令人心疼。
四、總結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給留守兒童以關愛。
第一,安全教育。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夠組成志愿者服務社團給這些留守兒童的看護人和這些留守兒童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從防拐賣,防火災,防電傷,防食品安全,防溺水等方面培訓講座,增加留守兒童看護人的安全意識。教會留守兒童在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安全事項,遠離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給的食品,飲料等。不玩火,堅決不和小伙伴在野外玩水等。因為在很多情況下,農村地區的安全教育是個空白,鄉親們的安全常識都是言傳身教,既零散也沒有系統性,給鄉親們進行系統的安全常識宣傳教育非常必要。
第二,對留守兒童的看護人進行基本的醫療衛生常識宣傳教育。要勤洗澡,沒條件的也要經常用溫水擦洗身體。勤洗衣服,勤換內衣。每周至少要給孩子洗澡一次,或者是洗頭洗腳,洗身體。養成吃飯前洗手的好習慣,便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第三,根據留守兒童的數量,建立鄉村幼兒園,讓留守兒童能夠有條件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這不僅能夠解決留守兒童父母的后顧之憂,也能把留守兒童的看護人解放出來做他們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留守兒童也留愛,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為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問題貢獻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最后我想說一句,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愛,留守兒童的明天會更好。
參考文獻
[1]張宏磊.關于西海固地區農村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6.
[2]余學.寧夏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現狀及干預研究[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4.
基金項目: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教育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寧夏欠發達地區留守兒童學前教育問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