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泰
摘 要:問題引導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一些輔助教學工具,或者是言語行為,循序漸進地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相關學習問題,掌握學習能力,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到更多的內容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聽說讀寫的技能,而且還需要輔導學生提高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做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問題引導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引導;實踐探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前首先會預備一份教案,教案就是教師對一篇課文課堂教學的預先設想,包括教學中的教學目標、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環節設計、課后作業的布置、學生通過這堂課可以取得的發展以及進步,以及課后的延伸,等等。教師對于課堂的設計在教案中會有一個完整的呈現。但是,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課堂上起到的作用更多是引導學生去學習,學生是不可控的,我們不應該壓制學生的想象思維,我們是沒有辦法預設課堂的。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表現自己語言文字能力,展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觀念,也可以觀察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問題引導式的學習,可以幫助眾多小學教師做到這一點。本文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問題引導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
一、科學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想問
當下語文教學的目標,在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除了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外,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為了達到這個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需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以及小學生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引導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問題需要帶有目的性,要包含著小學生需要完成的課程學習任務,然后,設計適當難度的問題,讓問題可以吸引學生加入課堂學習中,讓小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產生興趣,小學生就會自發、主動地想要去探究。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輔導小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舉手回答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五課《聽聽,秋的聲音》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放課文錄音,給同學們觀看秋天環境的變化,然后,讓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篇詩歌是由四個不同的秋天的畫面組成的,同學們一邊誦讀,一邊想象。學生沉浸在這種秋天的氛圍中,互相交流聽到過的秋天的聲音。
二、合理設計問題內容,讓學生敢問
現代教學方式需要教師要有開放性的思想,學生與教師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需要尊重老師,老師也同樣需要學會尊重學生。在傳統的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對于老師存在一種天然的畏懼心理。在這樣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很難真正融入課堂,課堂學習氛圍不濃厚,學習效率自然難以提高。為了改變這個狀況,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需要做到相互尊重。教師學會尊重并且欣賞學生的想法。不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課后作業中,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都需要得到教師認真的對待,幫助學生克服畏懼的心理。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八課《去年的樹》時,教師可以提問“去年的樹”有什么含義?學生在看到課文題目時,就會納悶“去年的樹”,為什么是去年的樹?樹的身上發生了哪些故事?學生帶著疑問看課文,學生會學到更多,學得更有興趣。接著看完文章后,學生就會提問:“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時,心里在想什么?”教師就可以引入教學內容,輔導小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三、正確利用引導教學方式,讓學生會問
新課標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探究,教師與學生可以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堅持“相互尊重”的原則,積極引導小學生學會如何去質疑,讓學生在深入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幫助學生養成積極舉手提問,主動學習知識的良好習慣,在課堂上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做到創新教學,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要做到這一點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每位教師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索這條道路。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之后,教師需要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基于正確的引導,在學生在進行課文的學習時,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就需要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例如在教學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時,讓學生課后自行預習課文,需要做到了解本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可以大致分為幾部分,讀文章過程中,你有哪些疑問。教導學生往這個思路去探究,長久以后,學生就會形成預習的習慣,在遇到一篇新文章時,也可以很快地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學生綜合的語文閱讀能力。
問題式引導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創新的意識,提出問題是創新精神的萌芽,遇到了問題,學生就能夠主動地去探索,去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發星.提高問題質量,打造高效課堂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基礎教育研究,2017(22).
[2]譚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問題設計的類型、功用、適用時機[J].教學與管理,2015(29).
[3]林水河.小學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J].華夏教師,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