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景升
【摘要】寫字是一門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小學低年段寫字教學來說,寫字教學意義尤其重大。實踐證明,小學低年段寫字教學中著力培養寫字興趣、養成書寫習慣、傳授書寫方法、完善評價機制等策略,對促進寫字教學具有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年段;統編教材;寫字有效教學
一、寫字教學存在問題及其成因
(一)問題
1.書寫不正確,產生錯字。漢字基本筆畫書寫不規范,點不像點,橫不像橫,豎不像豎,短撇寫成短橫,筆畫僵硬死板,如,“手”字的彎鉤要略帶點彎,卻寫成豎鉤。筆畫變化不明,如,“對”字第二筆寫成捺,“媽”字第三筆寫成“橫”,“和”字第五筆寫成“捺”等。筆畫多一筆或少一筆,產生了錯字,如,“低”字沒了點畫,“真”字少了一橫,“晴”寫成“睛”,“今”寫成“令字底”等。字寫反,如,“竹”字最后一筆勾向右,變成豎提。筆畫交接不準,如,“目”中間的兩橫碰到右邊的豎寫成“目”,“己”寫成“已”等。一筆變成兩筆,如“水”字第二筆變成橫、撇等。幾筆變成一筆,如“了”字等。不按筆順寫,如“方”字第三筆先寫撇,再寫橫折鉤等。觀察不仔細,起筆不準,導致結構比例失調,整個字要么偏向上半格,要么堆在下半格,或者“頂天立地”沒留白。沒以橫中線、豎中線為基準,落位不準,如,“里”字,“日”字最后一筆沒寫在橫中線等。間距不等,致使書寫不美觀,如,“三”字,三橫一樣長短,三橫之間距離不勻稱等。
2.書寫習慣不良。大多數學生知道正確的寫字姿勢,但未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握筆過低,不少學生寫字時握得太短,筆尖只露出那么一點,甚至只能看到鉛兒。凹指握筆、拇指包筆、靠點不對、也較常見,這些都導致一些學生用筆過重,缺乏靈動感、流暢感,寫字非常容易疲勞。少數從一開始書寫,手中就緊抓橡皮,一刻都不離手,習慣用橡皮或手指擦抹,紙面不凈。還有的寫字習慣把本子斜放,桌面堆滿雜物,有的還用舌頭舔筆尖等。
(二)成因
1.寫字指導時間不足。當前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教師重識字輕寫字的教學觀念有直接關系。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寫字教學的作用以及學生寫好字認識不足,認為只要能寫得“對”就行,一節課沒能保證十分鐘的生字教學指導和練習時間,課堂上“寫”的時間不充分。在書法進課堂的大背景下,學校雖然開了寫字課,但利用率不高,有時讓學生做作業,有時挪用上其他課,寫字教學尚未得到廣大教師應有的重視。低年段的教學任務本身重,加之還要應付其他檢查任務,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時間捉襟見肘,只能看學生是否會寫,而較少關注學生書寫質量并進行例字書寫,導致學生書寫不認真,養成了只顧抄寫,不看字形的習慣,染上圖快不圖好的毛病。
2.寫字教學指導乏力。寫字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特別需要教師進行全面的書寫指導來打好基礎。但事實上,由于部分教師自身素質的限制,極少有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的教學指導。一是大多數教師的字不太規范,寫字基本功一般,更缺少寫字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這樣再去指導學生寫字,就顯得力不從心,捉襟見肘。二是教不得法。在寫字教學中,教師沒有抓住基本筆畫書寫這個要點進行有序的指導和練習,學生缺少起筆、運筆、收筆的意識和技巧,寫出的筆畫便沒有了美感,這對剛學字的學生而言缺少吸引力,練字興趣自然大打折扣。三是教師教學生字時,沒有引導幫助學生養成細心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片面強調機械抄寫,指導不力,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學生在田字格里的字出現位置偏移、形態失真、結構失衡等情形。四是教學要求不嚴,學生書寫習慣差。進入課堂,可以看到,學生寫字時的坐姿和執筆方法較有問題。
3.寫字教學評價低效。由于教師的任務量大,他們很難有足夠時間進行仔細批閱,評價的標準較低,多是以卷面整潔程度、生字能否書寫為主,很少按照《教師教學用書》從學生書寫的每一筆起筆、落筆位置,重點筆畫與橫中線、豎中線的關系等進行批閱和評價。另外,在單元測試和統考時,一些教師為了使分數差距不出現太大問題,對學生書寫持“寬容”態度,只要會寫,不管是否規范,這就造成認真寫字和寫字隨意的學生得到分數差別不大,給學生留下一個寫好寫壞一個樣的感受,這樣的評價是低效的。
二、寫字有效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培養寫字興趣
1.故事激勵法。根據兒童喜歡聽故事的特點,剛開始教學寫字的第一個月,筆者不時給學生播放《王羲之吃墨》《柳公權戒驕成名》等故事視頻,還給他們講《蘇軾故居“墨池”的來歷》《懷素芭蕉葉上練字》《歐陽修沙地練字》等故事,使學生在枯燥的練字過程中既得到適當的調節,又感受到書法家勤學苦練的品質和書法藝術的魅力,激發他們寫字的興趣。
2.對比激勵法。為了讓學生感受自己的進步,筆者讓學生建立寫字記錄袋,經常保存自己的作業,過一段時間拿出來與現在的書寫作業相比較,多數學生也欣喜地發現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寫好字的信心。為了保持練字興趣,明確努力方向,筆者還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和同學比,看看當天作業誰寫得更漂亮,看看誰進步大,在比較中取長補短。
3.榜樣激勵法。根據兒童好仿效的特點,筆者有意識發現、扶植書寫好苗子,給書寫質量高,坐姿及握筆姿勢正確的同學拍照,展示給大家看,使他們成為學生身邊的榜樣,起到“抓典型、帶一片”的效果,在班集體中形成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同時,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讓身邊的榜樣力量來激勵全體,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養成書寫習慣
1.以兒歌形式明確書寫“雙姿”要求。在第一次要求學生提筆寫字時,筆者將書寫要求與兒歌相融合,教會他們背《讀寫姿勢歌》:“左手壓書本,筆留三公分,胸隔桌一拳,眼離字十寸,兩腿要擺平,背直頭放正。”當兒歌熟讀成誦之后,筆者要求他們擺好寫字姿勢,看看誰的坐姿更標準。筆者也讓學生背《握筆歌》:“拿起筆——拇指食指捏筆桿;留筆尖——留出一個指節長;挺一挺——三指在后輕輕挺;靠一靠——筆桿靠在虎口旁。”不管校內還是校外,每次寫字前都讓學生哼唱一遍再寫字,學生在多次歌唱中,慢慢將要求內化為自己的書寫行為。
2.建立“學生書寫成長記錄袋”。一是按照《廣州市荔灣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書寫姿勢課堂觀察記錄表》要求,每周五在學生常態書寫狀態下,對每班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并及時反饋給家長,尋求家校督促合力。二是下發《廣州市荔灣區小學一年級學生書寫姿勢自檢表》,讓家長了解寫字的要求,幫忙記錄握筆姿勢練習的情況,每周讓家長反饋學生在家中書寫姿勢的情況,讓學生每月自評一次。同時,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業和書寫作品放進自己的檔案袋,既記錄自己成長的歷程,又從中體驗好習慣帶來的變化。
3.體驗養成良好習慣。首先是進行錯誤姿勢體驗:讓學生執筆靠近筆尖寫字,由于這樣執筆無法清楚看見筆尖運行軌跡,為了看到筆尖,身體就得往前傾,頭向左偏,時間久了,學生感到很不舒服;提醒學生錯誤姿勢不僅易造成疲勞,而且易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其次是進行正確姿勢書寫:讓學生手指離筆尖稍遠些,使他們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胸部就能與桌沿一拳的距離了。學生在體驗中,逐步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當然,針對習慣培養,我們不能急于求成,全面開花,可以采取每次寫字堅持一種習慣培養方式,甚至是在一定時期內堅持一種習慣培養,這樣便于良好習慣養成。
(三)傳授書寫方法
1.教授“基本功”。一年級起始階段筆者利用寫字課專門講授“點”“橫”“豎”“撇”等漢字基本筆畫書寫要領。此外,經常利用早讀前時間,采取三種做法:一是用動態的基本筆畫PPT進行演示,讓學生對筆畫形態有個初步認識;二是通過實物投影儀在本子上書寫筆畫,給學生近距離示范,讓他們觀察運筆過程,再握住學生的手邊寫邊講解運筆過程,讓學生獲得書寫筆畫的直接體驗。三是錄制了基本筆畫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自學。也把微課視頻發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里的某一個時間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學生基本熟悉了這些筆畫的正確寫法,為以后的書寫打下扎實的基礎。
2.優化生字教學。經過長期教學實踐,筆者逐漸形成了一種教學模式:讀(觀察)——說(分享)——書(書空)——臨(臨摹)——比(比對)——改(再寫一個)——評(評價)。“讀”就是觀察,首先是從整體觀察字的結構,是大還是小,是變還是寬;其次是觀察局部,以橫中線、豎中線為基準觀察各個筆畫、位置、長短、角度變化等。“說”就是分享自己的觀察所得;“書”就是書空,學生跟隨老師或電腦范寫時的筆順邊讀出每個筆畫名稱邊體會運筆的輕重緩急、起筆收筆的變化等;“臨”即是在課本田字格臨摹;“比”就是把自己所寫與范字作比較;“改”指的是再臨摹一個漢字,改正之前不理想的書寫或者鞏固書寫效果。“評”就是評價,從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進行自評、同桌評、教師評。
3.培養獨立書寫能力。根據課標精神,筆者鼓勵學生選用配套的字帖堅持每天練字,所教班級自一年級入學至今保持著課余主動練字帖的習慣。根據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久保持的特點,要求學生練字時沉心靜氣,注意兩姿,把基本筆畫技法運用到練字中去;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績好的,完成作業速度較快,而且質量高的學生,可以多寫;而對于速度較慢,接受知識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少寫、精寫,寫規范、寫漂亮,求質不求量。由于采取了因材施教的辦法,后進生的信心增強了,寫字的獨立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完善評價機制
1.口頭鼓勵。口頭的評價是寫字教學中最及時、最準確、最有效的反饋手段,筆者圍繞書寫坐姿、握筆姿勢和書寫質量進行了大量嘗試,取得較好效果。如在剛開始學習“兩姿”階段,筆者在巡視中看到一些學生握筆姿勢非常好,就說“某某同學左手壓著本子,右手握筆的姿勢特別帥氣”;在練寫基本筆畫時,看到某同學的頓筆運用很好,就夸“某某同學,頓筆非常自然漂亮”;在教學生字時,聽到一些學生分享觀察所得時,就贊“某某同學看得仔細,真是火眼金睛,比孫悟空還厲害”。針對不同的狀況,做出恰當的口頭評價,以此激勵學生養成書寫好習慣,關注書寫規范,提高寫字技能。
2.作業點評。作業點評是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提高學生書寫水平的又一個途徑。筆者把學生書寫作業按照“作業很漂亮”“作業漂亮”“請認真書寫”三個等級進行評價,每一次學生的書寫作業,都會花較多時間逐字批改,給書寫勻稱、美觀的作業蓋上“作業很漂亮”印章,給書寫有進步的作業蓋上“有進步”印章,對筆劃或結構嚴重失誤的字,用圓圈逐個圈出,并在旁邊寫上范字,蓋上“請改正”印章,提醒學生更正改進。此外,筆者還利用堂上作業前幾分鐘做好上次作業的講評,用投影儀展示優秀作業,表揚進步的學生,激勵學生重視本次書寫作業。
3.書寫聯賽。自二年級起,筆者嘗試用書寫作品的方式,通過書寫比賽,讓班級變成學生展示自己寫字才華的舞臺。比賽每周進行一次,比賽內容包括書寫姿勢和書寫作品,書寫作品不限,可以是課內學過的,也可以是學生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摘抄。每周一展示的作品既有書寫水平較高的學生作品,也有進步明顯的學生作品。學生們看到自己作品貼在課室展示櫥窗,書寫積極性便有了續航的強大動力。
三、結語
寫字教學雖然復雜,但教師只要掌握教學規律,摸透學生情況,積極面對,因材施教,大膽嘗試,定能尋找到更多有效的寫字教學策略。教師是寫字教學的主體,是新課標貫徹者、踐行者,擔當著培養學生寫字素養的重要責任。全體教師要充分認識寫字教學的重要意義,逐步改變“重識字輕寫字”的思維,主動與教材編寫者進行深度對話,以便提升寫字教學的實效性;同時,教師也要提升自己的書寫素養,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寫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錢一歡.優化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的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14 (2).
[2]賈瑞霞.淺談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的趣味滲透[J].現代交際,2014 (4).
[3]馬淑花.淺談小學一年級語文寫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
[4]張丹.對低年級加強寫字指導的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6(3).
[5]賈萍麗.書寫規范 從點滴做起[J].黑龍江科技,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