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學習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力,是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活中都要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學生在小學學習時培養良好的學習力,對自身終身學習有很多的益處?;诖耍瑥囊韵聨讉€方面講述了教師在小學數學講解知識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學習力;小學數學;教師教學
知識不是不變的,而是在不斷更新,人們需要不斷學習,基于此,對學習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數學是一門要求學生練習習題的學科,學生在練習習題的過程中才能領悟到學習數學的訣竅。小學數學的學習為整個數學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重點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有更好的理解。
一、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一些數學題目計算過程復雜,需要學生有明確的思路和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完整地進行作答。培養學生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的強大意志力,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力。學生在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擁有堅定的意志力才可以分析問題,具備清晰的解題思路。小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當學生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容易產生畏懼,從而產生了放棄心理。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指引學生,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割成若干個簡單的問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指引學生一步步思考,讓學生在解答每一個小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從而增強自己的意志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則運算”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將一個算式中加減乘除分別列出,讓學生計算單個式子的結果,最后計算總結果。教師在課堂中也可以提出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可能會產生挫敗心理,挫敗心理有助于意志力的培養[1]。
二、營造無壓力的學習氛圍
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意味著更為平等的課堂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關系可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學習得到的成果給予相當的肯定。當學生面對困難要給予正確的引導,指引學生去探索正確的思考方向。小學數學不是枯燥的解題過程,而是充滿美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提出一些較為開放的問題,使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小學數學的學習不是單純的解題過程,而是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多角度聯合。教師應當將生活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講述一些物理歷史等相關學科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數學。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圓形與籃球聯系起來,將長方形與鉛筆盒聯系起來,將三角形與金字塔聯系起來。通過聯想教學從而使學生發現數學的美與趣味,營造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2]。
三、提升學生自信心
學生擁有強大的自信心,才能激發自身的無限潛力。學生的自信心是學習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信心,有助于提升自身學習力。在上課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對學生有足夠的尊重,才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數學課堂中,必須放棄數學課堂中只有老師一人講解知識的形式。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答問題。讓學生參與探索問題,從而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展示了自身的知識,提升對自身的自信。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觀察物體”這一章節的內容時,讓學生自由發言,描述在觀察生活中物體所聯想到的數學知識。
四、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堂活動中不應只有教師的講解,學生不能從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完全理解,獲取知識,自學能力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對所有知識的學習都需要有自學能力。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通常比較差,教師要盡早讓學生擁有自學的意識。自學能力是學習力的核心成分,學生通過對知識的自學通常會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另外,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也會意識到學習更需要自己的努力,自學這一過程也可以培養他們探索問題的能力和知識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設計一些預習提綱,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不是盲目探索,而是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列出一個學生自學提綱:(1)三角形的面積怎么計算?(2)正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3)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學生通過自學提綱可以明確學習方向,從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學生學習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從以上四個方面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學習力,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楊娜.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8):24.
[2]劉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