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央吉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以為社會培養具備中等職業技術技能的應用型、實踐型操作人才為辦學目的,職教教師既要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又要具備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中職德育教師同樣需要具備師范性、職業性和技術性三個本質特征。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教師;師范性;職業性;技術性
引言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宗旨不同于普通高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以為社會培養具備中等職業技術技能的應用型、實踐型操作人才為辦學目的,職業教育辦學目的的實現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等很大程度取決于職教教師的素質和專業能力。這就要求職教教師既要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又要具備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即職教教師應具備師范性、職業性和技術性的特征,這是職業教育良好發展的強有力保障。作為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師,同樣需要具備師范性、職業性和技術性這三個本質要求。
1.提升師范性
“師范性”是指教師在職業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性、榜樣性和先進性。其本質是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所需要的道德修養、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等綜合能力和素養。師范性是教師的職業屬性,教育教學能力的師范化,主要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職業知識,普通話、書寫等基本技能技巧,教學內容、課堂、班級的組織管理能力等。德育教師的師范性至少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加以完善:首先,道德品質修養方面,時刻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誠實正直,組織紀律觀念強,工作踏實認真負責;其次,學科專業知識方面,除了不斷積累專門的政治本科以上知識,還要具備教育學、心理學、法律等方面的本科以上知識,牢牢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堅持向書本、同事、社會等學習,持續完善和深化知識結構,做到“要使學生有一杯水,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第三,教育教學技能方面,授課對象時刻都可能發生很大變化,除了需要加強普通話、黑板板書、語言表述技巧外,還需要不斷因材施教,備課和上課時著重考慮:如何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讓不愛學習的問題學生、“低頭一族”學生等參與到課堂上來?如何使不服管理的問題學生等改正缺點?堅持不斷總結、創新提升;第四,班主任工作方面,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需要具備良好的班主任管理素質與工作能力,富有愛心履行好班主任工作、井井有條地管理好班級;第五,指導學生提升能力方面,堅持做好科研課題研究,動員并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職業生涯規劃比賽和技能大賽,并取得好成績,不斷提升科研能力與指導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
2.突出職業性
職業教育實際上就是培養符合一定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職業人,是為個體謀取職業、進入工作崗位做準備的階段,其核心內容和環節就是彰顯職業性。職業性是中職教育存在的基礎,也是其核心價值和優勢所在。當今技術時代,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求從業者具備專業技能操作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綜合與系統分析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個人品質等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職教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緊緊圍繞學生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群對從業者所要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質,加強技能培養,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征。為了體現職業性、突出職業性,德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幾方面工作:其一,《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引導并指導學生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準確進行職業定位,及時關注行業出現的新技術、新工藝等;其二,《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中,通過案例教學、經典視頻賞析、情景教學等方法,強調學生的紀律、道德、法律等規則意識,加強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人格魅力的提升等品質教育、熏陶和錘煉,為學生謀求職業和穩定職業做好鋪墊;其三,《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身邊常見的一些經濟、政治和社會現象外,需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成績考查方式,鼓勵學生課前或課后走向市場、走向企業等,在實踐中探索、分析和理解經濟、政治和社會現象背后的奧秘和規律,在學習中理解人、理解職業、理解社會。
3.強化技術性
職業教育本身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實用人才,其專業的設置,往往與社會所需要的技術崗位相對應,為讓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技術崗位要求,職校要求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更要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其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就需要職教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化”。德育教師雖不是專業課教師,談不上專業技術動手能力,但作為教師,教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名藝術,也是一項實戰技能,需要不斷去探索、挖掘和嘗試,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探索德育課育人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有效途徑,如:嘗試將“5+1”的素養教育內容在每學期初交給任教班級學生分組篩選制作,教師審核后符合要求的小組課前5分鐘上臺展示給予加分;再如,法律知識教學,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書本理論上,要不斷更新知識、注重實戰經歷,諸如如何避免學生違法犯罪行為、學生為家人朋友或就業后咨詢有關法律問題等,需要法律教師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鍛煉和增加實踐經驗,提高實戰技能。同時,德育教師還有必要學習掌握一門或多門專業技術知識,成為“雙師”甚至“多師”型教師。
職業學校教師的培養和發展,體現在師范性、職業性和技術性的有機融合上,使職業學校的教師“懂專業、善教學、高技能”。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中職學校從事德育教育教學的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挑戰自我,扎扎實實做一名學校、學生、家長滿意的合格的好教師。
參考文獻
[1]謝莉花.職教教師教育中的“職業性”研究[J].職教論壇,2013,(24).
[2] 諸泉泉.“三性融合”的中職學校專業教師培養模式構建——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職教師資為例[D].浙江工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