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君輝



◆摘 ?要:“有欣賞才會去體驗,有體驗才會去領悟,有領悟才會去創新”。在《開環控制系統》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形成“欣、體、悟、創”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欣賞;體驗;領悟;創新
《開環控制系統》屬于第四單元“控制與設計”第二節“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與方式”中的內容,本節課的重點在于怎樣利用方框圖來分析和理解開環控制系統。本節課的難點在于受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限制,無法直接理解開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工作機理。因此在《開環控制系統》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特點,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形成“欣、體、悟、創”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掌握重點和突破難點。
一、“欣”——在教具中欣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上課時給學生欣賞,使學生對事物有初步的感知;同時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從“知”的環境中發現“未知”,學生會倍感親切,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如在教學《開環控制系統》一課時,課的開始通過展示聲控樓道燈的畫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組織學生觀看聲控樓道燈的工作視頻,使學生對其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簡單的認識;然后教師拿出課前做好的聲控演示燈,如圖1所示,當有學生從旁邊走過時,聲控演示燈就亮了。學生的掌聲也就帶出來,學習的欲望呼之欲出,最后引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簡單的開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簡單的工作過程。
二、“體”——在游戲中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對知識特有興趣的重要條件”。讓學生在不斷的推測、嘗試、失敗、思考、再嘗試中體驗直接的經驗,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如在教學《開環控制系統》一課時,通過“欣賞”激發學生興趣后,學生很希望了解聲控樓道燈是如何工作的。但由于受知識和能力的限制,學生很難直接理解聲控樓道燈的工作原理,教師也很難向學生解釋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因此也無法實現通過分析典型案例,熟悉簡單的開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簡單的工作過程的課程目標。
筆者設計一個小游戲去模仿聲控樓道燈的工作過程,游戲中的“聲控樓道燈”系統由日光燈、開關和兩位同學組成,具體分工如下:一位同學負責“思考”,即判斷什么時候去開燈,什么時候去關燈。另一位同學負責“做”,即開燈或關燈。游戲過程如下:
當有人走近“聲控樓道燈”系統時,“思考”的同學判斷什么時候去命令“做”的同學去開燈;當“聲控樓道燈”亮時,“思考”的同學又要思考多少時間后去命令“做”的同學去關燈。
三、“悟”——在領悟中提升
其實學生在“欣賞”“體驗”的過程中就已經形成自己的認知,這本身就是“悟”的過程,但不完整,甚至也包含一些錯誤的認識?!绑w驗”后應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通過“領悟”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提升。
如在教學《開環控制系統》一課時,學生通過欣賞聲控樓道燈的畫面,觀看視頻和演示,已經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學生通過小游戲體驗聲控樓道燈的工作過程,又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進行討論、整理、領悟,將學生的認識上升到規律的高度,即利用開環控制系統方框圖去分析和理解聲控樓道燈系統。
四、“創”——在改進中創新
“創新”是在分析原來設計產品的基礎上,針對原產品的缺陷而進行的改進,是對原產品的提升,設計的更有自己的個性?!皠撔隆钡倪^程是學生再次“欣賞”“體驗”和“領悟”的過程。
如在教學《開環控制系統》一課時,當學生對聲控樓道燈的原理已經有了正確的認識后,組織學生集體討論該設計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什么缺陷?討論后發現該聲控樓道燈存在“白天有人走近時,它也會亮”的缺陷。
組織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討論:“如何改進上述缺陷”?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發現除了自己的設計外,還可以有許多不同方案,只要把握住最基本的理念(白天不工作,晚上工作)就行,再一次給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完善教學效果。
最后大家認為在聲控樓道燈系統中加入光控子系統的方案最合理,即組成聲、光控樓道燈系統,實物圖如圖2所示。聲、光控樓道燈系統由光控子系統和聲控子系統組成,參考方框圖如下:
1.光控子系統
2.聲控子系統
“欣、體、悟、創”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經歷“感知——反思——內化——應用”的過程。自從我校通用技術教研組嘗試用“欣、體、悟、創”教學模式指導教學后,不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促進了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水平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隆林.欣賞 探究 體悟 創新[J].都市家教,2012(01).
[2]顧建軍.技術與設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3]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