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裕榮
一個班級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成員——班主任,是千萬不能因為差生學習不好或表現不好而放棄對他們的培養與轉化的。因為后進生雖不多,但處理得不好的話,卻對班級的建設消極影響極大。下面我就把工作過程中的幾點經驗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一、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一提到學困生,無不搖頭嘆息,說他們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教師們換個角度,放棄門縫里看人的偏見,就會欣喜地發現學困生并非不可救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全面了解學困生的心態,對學困生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并采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后進生轉變思想,鼓足勇氣,直面現實,積極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關心厚愛后進生
后進生不是天生的,他們中有的是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的是父母離異,不正常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有的是身心發展中各種消極因素惡性膨脹的結果。由于后進生存在不少的缺點和錯誤,因此經常受到老師們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同學們的白眼。他們往往在同學中抬不起頭。他們需要的是老師的關心,家庭、集體的溫暖。我們只有用心靈的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滌他們精神上的污垢,只有消除了后進生對老師、家長、同學的對立情緒,才能開展轉化工作。
三、發現閃光點是激發后進生的關鍵
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閃光點。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使其閃光點得到充分發揮。而自尊心是學生積極向上、努力克服缺點的內部動力之一。后進生大多數都有自卑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此,老師在轉化中對后進生不能歧視,不能厭棄,不能過多地公開批評。要全面地、深入地、客觀地了解他們,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四、對后進生要因勢利導,堅持一分為二
后進生的缺點較多,也較突出,容易被大家發現。他們也有優點和長處,只不過不太明顯和突出,時常被大家忽視。往往這一點就不利于調動后進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 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引導,有時創造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長處,以自身的長處逐步克服一些短處,從中讓他們看到希望,增強進步的信心。
五、對后進生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意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俊利曾在《幼兒教育》一文中這樣寫道:"道德的營養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對人們心靈危害,正如身體的營養不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一樣。"對后進生的不良行為,我沒掉以輕心,聽之任之。如果我們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消除不良行為的苗頭,任其發展下去,必然導至從小到大,形成惡習,但是大張其鼓地批評教育,處理不當,也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出事以愿違的事。
六、培養興趣,把握教育轉化后進生的時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善于激發后進生各方面的興趣,針對個人的問題和特點,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誘發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能享受到經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學好的信心,慢慢地把成功的經驗轉移到學習上來。
七、以優生帶差生,優差共進
教師不管怎樣關心學生的學習,畢竟不可能總在其身邊隨時輔導,及時糾正。為了能使后進生真正達到進步的目的,學生間的幫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編排調動時,總把較差的學生安排與較好的學生坐在一起。 有一個同學,第一次期中考試時成績在班里是50多名,我及時的調整了座位,讓他與當時班里排30多名的同學坐在一起。經過半年的學習,這位同學進步了,而這位較好的同學也有一定的進步。
八、加強輔導,鑄就自信的天地
教師要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獻給他們一片愛心外,還要替他們排擾解難。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莫過于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我針對學困生這種心理,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找準突破口。教育方式上本著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學困生向優等生學習,使后進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九、創設情境,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困生除了加強思想品德、行為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師教學中還應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科特點和作業練習要求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給學困生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溫暖,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都可能使學困生從思想品行到學習技能上與優等生相媲美。
十、耐心克制,創設進取的轉化環境
教師的耐心和克制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自覺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善于約束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消極情緒的一種意志品質。它是教師轉化學困生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應給學生創造和提供一種良好的、融洽的學習、生活氛圍,把自己置身于學生之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給學生以親近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學生、生活,并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十一、制定轉化措施與方法,是后進生轉化工作的保障
后進生的后進原因和類型分析清楚后,就要認真、有針對性地進行轉化。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后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體會到轉化后進生與培養優等生同樣重要,對后進生我們只要關心、愛護他們,做深入細致的工作,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心,使他們有親切感、安全感、信任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