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玲
摘 要: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要采取更加活潑有趣的方法。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生要學會聽也要學會說,因此要把聽說教學作為一個基礎和核心任務重點來完成。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聽說訓練活動的創新設計給學生采取新鮮、有趣、高效的學習體驗,讓小學生沉浸在聽說練習之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對此,教師可就如何高效開展小學英語聽說教學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說教學;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2-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14
英語是一門外來的語言學科,小學英語的教學活動,要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的英語水平,要根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各個階段,對他們進行詞匯的積累、語法的掌握以及聽說能力的綜合訓練。在聽和說的訓練中,學生會對基礎知識充分地綜合運用。教師要系統地制訂聽說訓練的計劃,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加強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提高他們學習的靈活和創新。教師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能力的訓練,并且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來的要求,進行聽說訓練。在選材時應盡量選擇與英、美文化生活習慣有關的內容,這樣既能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情況及風俗習慣,又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為將來用英語正常交際打好基礎。結合教材安排,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一、讓學生掌握聽說練習的技巧,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
在小學英語聽說訓練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有效的聽說練習的技巧,雖然說基礎的詞匯語法必不可少,但是如果缺乏了一些技巧,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會比較枯燥乏味,效率也會大大降低。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說練習技巧的訓練,提高他們聽說訓練的積極性。學生要先能夠聽得準,聽得清,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在運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的時候,才能根據聽做出有效的說的反饋。所以,學習英語首先是從能夠準確地聽開始起步的,要讓學生認真地聆聽模仿示范發音,聽得準才能說得對。
在小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用耳朵聽自己發音的特點,并且用眼睛觀看自己的嘴形變化,要讓小學生在學習發音的時候,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師的嘴上,要注意觀看教師嘴形的變化特點,并且根據自己聽到的聲音進行模仿。無論是在全班集體練習發音,還是學生單獨根據視頻或其他的影音資料練習發音,都要求學生反復聆聽,準確聆聽,將自己的發音與示范音進行比較,從中查找不同,以做到發音的精準。
小學英語教師要注意加強小學生聽力能力的技巧訓練,讓他們知道在聽的過程中該注意的事項。這樣學生逐漸地能夠做到聽得準、聽得快,而且模仿得非常準確。如此在這樣一個訓練過程中,小學生在聽和說兩個方面都得到了訓練和提高。我們也能夠深刻感受到聽是說的一個基礎,而要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想說的意思,不僅要求發音要準確,更需要學生對基本的句型詞匯語法掌握清楚。
教師做好了聽的技巧訓練,還要關注學生說的技巧訓練。小學英語教師在讓學生練習說的過程中,最好是結合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循序漸進地進行。比如,當前我們正學習某一個句型,可讓學生用這個句型來進行對話練習。隨著句型詞匯學習的越來越多,可讓學生變換不同的用法,根據對話情境的需要,將已經學過的內容融入進來。這樣他們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會逐漸提升。所以要讓學生多聽多說多練習,學生逐漸地就能感受到英語聽說訓練給自己帶來的驚人變化。
二、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小學生聽說訓練的興趣
根據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積極專注地投入學習會起到促進作用,進而增強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和喜好,往往源于他們對自己教師的熱愛、尊敬甚至崇拜,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教師不但要組織教學活動,而且要保持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互助友愛的氣氛。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充滿輕松愉快、自信。
從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角色來看,教師需要從情感上喜愛學生、關心學生,真誠投入在教學事業當中,用自己無私的關注和愛給學生堅強的、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鼓勵和支持,在他們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想要放棄的時候要及時給學生鼓氣。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的學習的確存在一些困難,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通過鼓勵增強小學生的學習信心,要讓他們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行動。要注重引導學生對學習中所發生的消極事件進行樂觀、積極的回應。教師可以通過拉近師生之間情感距離的方式,讓學生內在的力量感增強。當然,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個人家庭情況,必要的時候,小學英語教師要與班主任一起,共同做好個別學生的家訪工作,與家長產生密切的聯系溝通,共同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定踏實的學習情感環境。
小學英語教師要相信學生都有向善向好的內在需要,因此當學生偶爾表現出一些違紀的情況時,教師要通過學生能夠接納的方式來進行調節,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破罐子破摔,不思進取。有的時候教師提醒違紀的學生只需要一個眼神短暫的關注就可以了,如果這還不管用,教師最好是走到他的身邊,學生往往會有所察覺,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違紀行為。學生自控力差,他們很多的違紀行為并不是有意為之,因此教師不要過度解讀,要相信學生的純真和善良,并且在必要的情況下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讓小學生能夠把心思集中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專注練習,提高自己的聽說綜合水平。
三、將聽說訓練自然地穿插在每一堂課當中
在小學英語的聽說訓練活動中,教師要注重聽說訓練,最好是自然穿插在每一課程當中,沒有必要做專門的聽說訓練課,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自然地就接受著潛移默化的聽說訓練。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科學性地設計聽說訓練的開展。教師可將英語教學貫穿于學生的日常活動中,既無須占用正式活動時間,又對學生學英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在其中無壓力無負擔,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在正式的聽說訓練活動中,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有針對性地對一些關鍵的句型和情境做出正確的回應。小學英語教師要通過創設全方位的英語聽說訓練環境,讓學生有一種浸泡在英語語言環境中進行英語聽說訓練的感覺。這樣的聽說訓練環境首先要在課堂上進行呈現,教師的授課內容要大多采用英語來進行,必要的時候進行適當的翻譯,讓學生明白教師所說的意思。在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行為也要盡量用英語來完成。教師要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來表達自己想說的話,這給他們一定的壓力,也給了他們一定的鼓勵。
另外,在學校的整個宏觀環境設計中,小學英語教師也要著力地給學生打造出適合進行聽說訓練的環境氛圍。對于英語的學習,我們缺乏整個社會的宏觀環境,畢竟英語是一門外來的語言學科。英語教師可以著力地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相對比較小型的環境。在學校到班級的環境設計中,教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多聽到英語,多用英語進行對話。比如,要求學生在校園里見到英語教師的時候,一定要用英語進行問候,向教師詢問一些事情也要用英語。并且在校園環境的布置中要給英語一席之地,要讓小學生看到英語所繪制的海報。成立英語學習社團等形式,極大地豐富學生對英語接觸的頻率,滿足他們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
四、通過開展英語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聽說訓練效果
語言類的學科教學一般都離不開誦讀,這是讓學生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無論是漢語的學習還是英語以及其他語言的學習,誦讀都是值得被我們重視、采用和實踐的基礎方法。好的語感是提高聽說能力的一把金鑰匙,而語感是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感知,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形成的一種對語言材料所特有的近乎自動化的感知能力。要真正做到這些,必然需要讓學生多讀多練多運用,通過朗讀和背誦這一非常自然的過程,讓學生讀準每一個單詞的發音,不知不覺地理解詞匯的含義,把文章的上下結構理順清楚。
在小學英語聽說訓練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循序漸進地來開展聽說訓練。首先,就要讓學生能夠先朗讀,把基本的發音詞義等搞清楚,朗讀到一定的程度,學生就能夠非常熟練地進行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的朗讀和背誦活動讓他們的語感大幅增強,所以即便是在沒有準確掌握語法的情況下,學生經常也能夠根據語感,把合適的詞語填到必要的位置上。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每天進行英語誦讀的好習慣,給他們鼓勵和引導,接著就讓他們把出聲的朗讀變成輕聲的默讀甚至背誦,讓他們逐漸感受到語言的內在特點和基本規律,提高他們熟練掌握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基本能力。
五、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類的學科,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對學生聽說訓練活動的設計和開展,要讓學生日積月累,逐漸提高自己英語的綜合素質。小學英語教師要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降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枯燥感,提升趣味感,讓他們更加高效地掌握英語,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也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聽說訓練常抓不懈,讓學生日積月累,逐漸地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水平,建立起來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勞婉春.談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9(15).
[2]孫欣.試論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
[3]盧少延.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開展聽說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2017(13).
[4]張薇.淺談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聽說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