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尉琴
◆摘? 要:新課改深入實施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除了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習得,同樣強調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是依靠抽象思維方法對事物規律和本質進行探究的能力,對于學生長遠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所以,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采用正確教學手段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多元化的情景、靈活的問題以及互動活動等方法加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是嚴謹且邏輯性強的學科,在小學學科結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當下,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逐步成為教學重點關注的內容。良好的數學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定位信息,高效思考,提高理解知識的效率,同樣也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即探索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設置豐富的教學情境,活躍學生的思維空間
思想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樂于思考并善于思考,即幫助學生構建活躍的思維空間。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成長規律和思維發展特征著手。在高年級階段,小學生對數學有了基礎的認知,明確了數學特征,但尚且缺乏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歷,對很多內容不具備深刻的認知,天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會驅使學生主動接近新鮮事物,并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那么教師要把握這一特征,根據教學內容設置豐富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借助多元化的情景回憶已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打開思維視野。同時借助情景,深入探索新的知識,保證學生能夠從中掌握扎實的基礎內容,相應建立準確思考的邏輯框架。要注意的是,在以情景活躍學生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確保學生思維最終能夠呈現完整的結果。
在教學“觀察物體”內容時,教師要在指導學生觀察物體正面、側面以及上面的過程中培養學科思維能力,開放學生的思考空間。首先,利用實物或者是多媒體呈現能夠引發學生興趣的情景,比如畫有不同圖標的廣告盒,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大膽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就個人的觀察、比較來闡述,奠定思維持續性活躍的基礎;其次,教師根據學生思考的結論揭示新知,即正面、側面、上面。然后,更進一步地鍛煉學生的思維活力,在多媒體上出示更多的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準確說出物體的各面,確保實現更高的思維效力。
二、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問題具有思維的啟發和導向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思考,從中獲得更深刻的知識。所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教材內容設置合理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具體實踐中,一方面要保證問題難易適度,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分層設置問題,然后在課堂中按照學生學科能力水平的差別提出相對應的問題,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根據問題進行合理的思考,不斷地提升思維能力。教師要避免出現問題過難或過于簡單的狀況,防止學生在課堂中不知所云,降低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問題要具有啟發性,能夠讓學生在思考中聯系和區別知識,并懂得如何分析,在判斷與推理中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得邏輯思維得到進一步強化。
以“圓”這一內容為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要理解圓的概念與性質,還需要掌握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其內容煩瑣,要準確理解、快速計算則需要學生針對圓建立完善的思維框架,針對不同的問題準確思考,把握來龍去脈。那么教師需要在教學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在指導學生畫圓時,可以設計畫圓的流程是什么?畫圓時要注意什么?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體驗和思考,并以此更深入地理解圓的性質和特征。在這一思考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問題的指引掌握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思維方法,以確保個人在理解其他問題時能夠通過畫圖的方式來整合思路,突破困境。
三、組織互動式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
互動式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交流更多的思考信息,從中整合豐富的思維意見,并讓學生從中獲得有效啟發,完善個人的數學思維系統。在實踐中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師生互動,教師可以提出某一重點數學主題,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發表個人的看法,然后師生共同交流,創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始終處于敢思考、樂于思考的狀態。最終則在師生共同交流、探究中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從中獲得完整的知識內容和思維方法;第二、組織小組探究活動。教師精選數學主題,讓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進而指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科學劃分小組,在合作中挖掘潛能,積極思考,開動腦筋,從中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教師要在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并就此幫助學生按照運算順序進行正確計算。在教學練習環節中,教師可以設置兩種計算情景,然后引導學生劃分小組按照運算規律進行計算,指導學生在小組間進行溝通、交流,使得數學思維得到有力的發展。同時,在學生得出結論后就學生經歷簡便計算的思維過程進行完善,從中系統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中的觀察、比較、分析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保證學生能夠不斷地積累解題思維經驗,為今后數學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同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需要在循序漸進中實施,相應要滲透在各個環節中,有意識、有方向地進行培養。教師要充分把握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設置多元化、趣味性的情景來活躍學生思考空間,并設置與學生個體差異特質相符合的問題,幫助每一位學生學習思維方法,然后需要組織互動式學習活動,以在多種思維的碰撞下培養學生系統性思維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提高獨立思考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觀察,2019,8(42):123-124.
[2]涂惠蘭.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9(2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