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利群
◆摘? 要:隨著計算機和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行業如今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的主要行業之一,然而我國從事計算機的人員雖多,但是卻缺乏高端專業人才,其主要原因在于職業院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使得學生或許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卻缺少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針對上述問題,中職院校要針對計算機專業理清教學思路,形成一個集理論、實踐為一體的高效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中職院校;計算機及應用;人才培養模式;路徑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快速進步以及其在社會上廣泛的應用,我國計算機行業邁向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現如今,計算機應用已經成為了當下的主流行業之一。然而在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課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教學缺乏實踐應用、學生的實際計算機應用水平較弱以及缺乏創新思維等,意味著中職院校要在新時代背景下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將重心置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構建出嶄新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一、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的現狀
1.學生基礎較差。計算機及應用專業課程較為復雜,內容繁多,一些之前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的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接觸的都是數理化,之前都很少接觸過計算機應用,以至于學生的基礎普遍薄弱。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基本都是在一年級開設,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難免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無法快速理解和適應,這也是專業教學質量較低的主要原因。
2.師資力量薄弱。一個學校能否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教師占據主要作用,而當下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的教師數量和學生的總數不成正比,高水平的專業教師較為稀缺,具備較大行業影響力的專家教師更是寥寥無幾,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尚未形成。且當下的中職院校學術水平也比較低,缺乏社會服務能力,院校參與的研究課題比較少,相關的學術論文數量有限,再加上現有的課題研究級別的分布級別不均勻,計算機專業的教訓質量受到極大限制。
3.忽略實際應用。當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大都喜歡采用“填充式”的強行灌注方法,這種方法卻是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就缺乏探索的興趣,不愿意去思考,最終大大限制其計算機應用能力。其次,計算機專業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忽略較大,如今社會競爭日漸激烈,僅僅靠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應用機會,實現教學的理實一體化。
二、中職計算機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徑
1.改善教學環境。中職院校專業教學有效性得以保障的前提就是硬件基礎設施過硬。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和版本更迭加快,再加上社會對計算機員工的需求能力的變更,都要求學校培養出跟得上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因此,學校要及時更新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盡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充分提升計算機硬件操作和軟件編寫能力。此外,中職院校還可以用已經擁有的設備加強學生對計算機的實訓效果,讓學生能夠現學現用、學以致用。
2.多元化更新教學體制。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教師要不斷的尋找出適合自己的先進教學方法,并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例如翻轉課堂教學法、行動導向法、理論實踐一體化等方法為中職教學改革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另外。作為新時代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必須要時刻關注教材版本更迭,和計算機發展接軌,為更好的進行計算機及應用教學打下基礎。
3.開展產學合作。為進一步提升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度,除了邀請業內人士講座以外,學校還應該給學生或者教師提供外出實習的機會,學校可以定期的組織學生或者教師到公司進行實際體驗,到公司實習一周,觀察公司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教師實習完畢之后就可以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學生實習之后,對計算機行業有了最真實的了解,明確自己將來的學習方向。通過這樣一種產學協同的方式,加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互動合作,給學生創建實習機會的同時,給企業也帶來了一定的利益,該產學合作模式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4.創新教育,開展實踐教學。計算機是高科技產物,計算機專業也因此有了“新型、頂尖”等特點,而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才將計算機這項專業普及到社會崗位當中去。然而目前很多中職學院的計算機硬件設備落后和其他的多方面原因導致學生對于這方面并沒有真正了解,課本上的知識實在是過于抽象,讓他們更加難以理解,更不用說讓他們運用到實際的開發崗位當中去。所以,開展實踐教學就是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編程知識的實際運用,不僅僅是拘泥在課本上的知識,要知道計算機是人為操控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跟進時代的步伐,不會因為計算機的操作難度而對它產生抵觸感。
5.以培養職業技能為核心,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職業技能培養是中職計算機專業教育的核心內容。研究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未來的行業發展需求,對其進行總結,以此為基礎對計算機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學校要對學生未來的求職方向仔細研究,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為培養目標,才能夠保障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并在課程建設的同時,還要注意職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建立新教學體系的概念,讓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需求而變化,以適應崗位需求為前提促進計算機及應用專業教學改革。
三、結束語
綜上,要想構建出嶄新的計算機及應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教師應該從課程教學現狀和社會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適應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為主要目的,以實踐活動、教學體系、以及教學理念等作為優化方向,全面提升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建峰.慕課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手段研究[J].求學,2020(20):31-32.
[2]李振生.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0,22(07):98-99.
[3]楊寅菊.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校企合作的實踐研究[J].數碼世界,2020(0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