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永群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于阿基米德定律的實質進行分析,在阿基米德洗澡的過程中了發現了使用固體來測量排水量的方法。因此在初中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想要對學生教學阿基米德定律就需要教師制作重要的教具——溢水杯。本文主要分析在初中科學教學的過程中,使用自制教具對于整體科學教學水平的影響。
◆關鍵詞:自制教具;初中科學;高效課堂
阿基米德在自己洗澡的過程中發現了浮力定律,通過這種自制的方法成功的發揮了科學教具的作用。而在初中科學的學習過程中,使用自制教育能夠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起到關鍵的作用,對于學生領悟科學定律的過程來說自制教具更形象、更直接,這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與思維負擔。
一、改變學生認知角度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自制教具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可以改變學生的認知角度,讓學生能夠學習科學的思維轉變到更加生活化的角度。以動物需要呼吸的實驗為案例,如果根據課本的要求進行科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觀察紅色指標向試管移動來表示氣壓降低,表示動物正在呼吸。從這種角度來看,教材的教學方向是讓學生能夠從實驗現象入手,從而得出實驗結論,但缺點主要在于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入化的思考。
而如果在此過程中,教師使用了自制教具,那么就能夠從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教學,從而更好的吸引學生進行學習。例如在動物呼吸的過程中,動物會吸收氧氣,吐出二氧化碳,因此可以使用石灰水來檢測是否產出了二氧化碳。但由于動物無法像人類一樣使用吸管來吐出空氣,因此要求將動物的所處環境進行處理。教師在這種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連續不斷的問題吸引學生進行思考。如果不使用自制教具,那么很容易導致學生逐漸喪失思考的能力,只重視結果,而忽視了科學探究的過程。
二、賦予了學生自由探究的空間
在對阿基米德定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溢水杯,從而探究阿基米德定律。例如將一個物體浸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水將會溢出燒杯,彈簧秤的指數將會較少,而這溢出的水存在什么樣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由的研究。這種教學方法類似于創設情境,其中的問題具有多個角度:彈簧秤示數變小與溢出水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如何測量溢出水的數量?在此過程中,有些學生想到使用天平稱量,有些學生想到使用量筒,這都是學生在探索的過程。如果沒有自制溢水杯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能夠直接告知學生方式與結果,學生需要背誦與記憶,這實際上不能夠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科學思維的訓練。因此在初中科學教學的過程中,一些問題的提出主要依靠于自制教具,例如在水溢出后,教師提出問題:如何能夠提升測量的精準性?學生在小組談論的過程中,想法各種各樣,此時教師再向學生介紹正確的測量方法,就能夠對學生起到非常關鍵的引導作用。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思維的活躍時期,并且都在不斷的探索著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自由探索能力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符合實際教學需求
自制教具在制作的過程中,主要來自于教師的教學實踐,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來制作相應的教具,自制教具能夠更加貼合實際教學需求。在使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始終保持思維的活躍,同時能夠與教師的思維始終處于同一平面,保證了教學效率。例如在力的存在這一節課中,由于初中學生對于火箭的了解不一,因此對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也產生了分歧。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氣球來代替火箭,通過吹滿氣的氣球飛行過程中形成的軌跡,表明火箭的飛行主要是靠燃氣的推力得以前進。使用這種較為常見的材料來自制教具,一方面是能夠更加貼合實際教學需求,而不是使用理論性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因此教學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初中階段學生對于世界的探究欲望依舊沒有消退,使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更加深刻的引導學生提升對科學的探究欲望。自制教具的存在,一方面能夠提升教師的表達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夠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四、結束語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初中科學教學是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理解的主要渠道。在此教學的過程中,使用自制教具能夠創造出更好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產生實際生活與科學之間的聯系。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科學教學的過程中,自制教具的作用在于能夠真正移植于課堂,從而降低學生心中對于知識的認知負擔,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未來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增加自制教具的占比,從而更加全面的降低學生學習負擔,同時這種教學方法需要推廣到一線初中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盧義剛,陳先明.以問題引領思維,用探究生成觀念——以“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深度備課為例[J].物理教師,2020,41(07):46-49.
[2]高慧.優化自制教具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以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09):39-40.
[3]陳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教學的改進為例[J].物理教學,2020,42(02):50-51.
[4]曹文佳.虛擬實驗:“生活視角”與“宇宙視角”轉換的好平臺[J].天津教育,2020(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