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林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新的趨勢。這是互聯網+教育的積極轉變,是新時代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用好信息技術,這將為初中生物教學帶來新機遇、新發展。本次研究對初中生物教學中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進行分析,給出了很多好經驗,好方法,希望對創新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成果有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創新
生物學科是同學們在初中階段首次接觸的學科。很多同學對于生物學科的認知會遇到困難。這是因為生物學要么是從一個很微觀的角度研究問題,要么是從一個宏觀的視角去看待事物,同學們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很難從日常生活經驗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有效彌補傳統生物教學的短板不足,為同學們帶來生動多彩的生物學習體驗。
一、信息技術支持的生物實驗教學
生物學科教育中,實驗教學是一個重點,但也是一個難點。由于欠缺實驗條件、器材,以及學生自身對生物實驗的實操能力差,導致生物實驗教學的成果一直不太理想。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推進,生物實驗教學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優化實驗細節,這將有效提高實驗教學成果。
例如在采用放大鏡等設備對昆蟲進行觀察的實驗活動中,或者在關于霉菌生活環境的實驗中,由于時間、器材等方面的限制,學生可能不會直接去進行這些實驗活動。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科研機構或者紀錄片攝制機構進行類似實驗活動、調查活動的視頻圖文資料給同學們看。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域中,針對昆蟲的觀察,針對細菌的培養等方面的實驗活動、科研活動數不勝數,能找到圖文資料的也有很多。利用這些網上素材資源來進行實驗教學,讓大家借鑒其他機構的實驗研究數據和過程,相信可以給同學們帶來很好的啟迪,能夠加深同學們對生物學相關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二、信息技術支持的微課翻轉教學
在生物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感覺到,學生因為對相關知識不了解,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比較被動和沉悶。講到地表動植物或者細菌的生存環境,或者講到人體內的循環系統,細胞的結構,同學們幾乎都說不上話,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情況下,生物教學的成果難免會受到影響。我們在信息技術支持下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就是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在聲光電技術上的優勢,帶動學生主動去觀看微課視頻,思考課程知識和內容,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比如在學習討論活動“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的時候,老師會采集相關素材資料,為大家制作一份關于軟體動物生活習性、科學調查的微課視頻,讓大家當堂觀看視頻,并且對視頻內容進行提煉、記錄。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老師可以給同學們提出一些問題引發思考:“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軟體動物在影響人類的生活?你有養過軟體動物嗎?你會在什么地方看到軟體動物呢?”通過這樣一個問題,讓同學們建立對軟體動物的基本認知,并且能夠對軟體動物和人類的關系進行思考。結合微課視頻中一些動物科學研究、動物調查中獲得的資料,同學們帶著問題思考學習,往往會有不錯的收獲。這種主動探究學習的過程,是傳統生物教學打不到的效果。
三、信息技術支持的德育教育培養
在立德育人教育理念支持下,初中生物教學也迫切需要對學生的社會責任心,科學探究精神,生命價值觀念等進行教育引導。這種深層德育教育引導,是要以深刻的教育實踐為基礎。例如在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教學中,老師既跟大家討論了目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艱難處境,又跟大家討論了國家為保持、維護生物多樣性做出的努力。在這個方面的教學中,我們圍繞人類破壞生物多樣性的舉動和行為做了深刻的反思,并對這種行為產生的深層危害進行了思考,最終大家達成共識,認為維護生物多樣性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而在學習健康的生活這方面知識的時候,我給大家分享了人類在醫學上刻苦攻堅,力求戰勝病魔的感人事跡,給同學們分享了很多醫療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的先進事跡,以此激勵同學們形成崇高的使命感,致力于為健康的生活努力,致力于為抗擊疫情、攻克醫學難題而努力。在這樣的德育教育中,同學們獲得的感觸是深刻的,受到的啟迪是深刻的。這符合德育教育的相關要求,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它的特點,生物也不例外。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進課堂也不再是新鮮事。就生物學科而言,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教育的有利形勢,多措并舉激勵學生的熱情,優化課堂教育成果成效。相信這將為初中生物教學帶來嶄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兵.初中生物教學中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19.
[2]顧紅星.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高效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1-2.
[3]白靜華.信息技術環境下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思考——基于2011版初中生物新課標[J].軟件導刊,2012,11(0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