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華
【摘 要】物理是學生進入初中學習后首次接觸的一門新學科,能夠讓學生學會用專業的知識解讀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陣地,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述一定的知識。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所有教師都在不斷思考的一個問題。新課改再次強調了課堂教學對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價值,物理教師意識到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積極實施能夠構建高效課堂的手段,這樣才能滿足教育要求與學生學習需要。本文主要分析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 30-0117-02
一、提高初中物理教師專業水平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本前提
初中物理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工作的設計者主導者,是引領學生在物理世界不斷探索前進的人,因此,物理教師的水平高低也限制著學生們能夠在該領域有多少進步和發展,所以,初中物理教師要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在專業能力上不斷進步,給學生呈現出更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設計。一堂高質量的課程離不開教師提前精心的設計,而且科學的設計能夠節約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任務,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師生之間有更充分的交流互動,從而讓課堂在一種輕松而高效的狀態下持續運行。所以教師要發揮好這樣一個編劇和導演的作用,通過不斷反思,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善于組織課堂教學的正常運行。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說是不斷生成的過程,雖然有提前的準備,但是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表現,教師也可以靈活地做出一些應對和調整,這樣,課堂教學才能靈活生動,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更多的創新、創造的感覺,大家的狀態也會更加積極,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在所關注和學習的內容方面。組織開展高校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還要具有較強的實驗設計和開展能力,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實驗,所以,學生只有在實驗中有更多的收獲,才能促進他們在這門學科中有更多的探索和深入。因此,教師要具有較高的創新實驗設計能力,給學生以創新的引導,讓學生在物理學科中有更多積極的收獲。
二、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鼓勵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光學、電學等方面的知識需要學生親自體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初中物理知識大多較為抽象,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抽象知識。
(二)聯系現實生活,強化學生直觀感受
初中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探究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滑輪”一課時,教師可結合升旗活動,要求學生思考為什么拉動一端的繩子可以使旗幟慢慢升起來?旗桿頂端有什么東西可以讓繩子順暢拉動?通過引入生活現象,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幫助學生理解定滑輪的相關作用。借助生活現象引入物理知識學習,還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發散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增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深入思考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之間的關系。學習結束后,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深入理解滑輪在生活中的運用,增強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開展物理實驗,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實驗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思考相關問題,提出初步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各種猜想和驗證得出物理規律,習得物理知識。動手實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的直觀體驗,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自身因素存在差異,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在導入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式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要設計不同的問題,關注到所有學生的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情境教學,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還能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以前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多半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很少給學生提供自主性發展的機會,更讓他們個性化的成長阻力重重,甚至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唯有物理知識的有效學習,才有利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的雙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努力構建高效的課堂,提供趣味的元素就顯得至關重要。物理教師應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使他們發現了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高效課堂的構建意義重大,教學工作即將創造新的奇跡。
參考文獻:
[1]蔣守霞.基于初中物理教學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的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責編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