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蔥
四川省閬中中學校
語文是一門比較傳統的語言文化學科,是學生要重點學習的科目之一。語文固有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功能使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重點加強對學生閱讀積累量和口語練習的培養。閱讀積累量提高了,可以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形式變得更為靈活,使得學生的口語表達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多樣。在這篇論文中,筆者將主要與大家一同探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當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為學生語文總體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幫助。
新課改是近年來教育界中被提及的比較熱門的話題,在這種新的教學環境中,學校和教師一直在努力探討新的教學路徑。如何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建設性人才,是學校教育新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新課改下,要培養的學生標準是更加注重對其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教育,那么,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就要對語文教學做出適度的調整,要對以往的應試教育進行及時的反思和規整,將其中不適合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中人才培養需求的相關方法進行革除,繼而使得語文教學更加適應新環境下人才培養的需求。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喜歡采取的教學形式是教師主講學生主記錄的形式,這種教學方法在以往應試教育的環境中或許曾經取得過成效,但是,在新的教學環境中,這種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難以再適應新的教學需求了。在新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要更加注意加強對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重視。為了更好地開展新環境下的語文教學工作,教師要更加注重加強對學生的個人鍛煉和個人提升等方面的重視,教師由教學中的主導者,變為語文教學課堂中的引導者,而學生則一躍而成為教學活動主體。那么,在這種形勢下,教師應當如何做出努力,以使得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較之以往有更大的進步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性努力。
這是新課改下教師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舉措,也是促使學生增強語文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的關鍵性步驟。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這兩個重要的方面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必須要抓好的關鍵性環節。其實,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的構建不光是在語文教學中比較受用,它是具有普適性的。對于所有課程的教學來講,這兩個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為教師,為了更好地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就一定要努力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師生之間才能更加自如而無壓力的開展對話活動,從而有助于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活躍且具有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師生之間更加自由地針對具體的問題展開討論,這對于師生雙方面來講都是非常有益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以一種更為輕松自在的心境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進而使得教師的語文教學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盡可能地讓學生閱讀中外經典名著名篇,培養學生的閱讀感悟力和閱讀鑒賞能力。當然,只是一味枯燥地進行經典名著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促使學生產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定期開辦閱讀沙龍活動,或者是語言讀書競賽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到閱讀的精彩,通過與他人的閱讀體驗分享,可以及時地發現他人閱讀中的獨特之處,對自身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幫助和啟發,繼而鞭策自己更好地學好語文,提升語文素養。當然,對于閱讀書目的開設問題,還是應當由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和學生學習階段的特點來開設書單,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閱讀筆記集中,從而使其在閱讀經驗分享的過程中,便于學生之間展開互動,使得讀書沙龍活動更有意義和價值,進而達到教師預期的目的,促進學生之間在閱讀方面的交流和互相學習,拓寬學生的閱讀切入視角。因為“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完一部作品之后,大家的閱讀體驗是不同的。只要不偏離中心意思,似乎每一個人的鑒賞又是合情合理的。為此,教師要加強學生之間在閱讀中的互動性環節,使得學生們能夠在思想爭鳴和閱讀體驗中感受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和有趣性,繼而使得自身的閱讀理解水平有所提高,拓展自己的閱讀視角。
教師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課堂教學互動,及時地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有所掌握,從而針對性地加強語文教學。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其實是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大事,教師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對于語文教學來講,學生學習的最多的部分就是課文,而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掌握,靠的就是閱讀理解能力來完成。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并不注重與學生之間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交流。教師慣用的方式往往是滿堂灌式的教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記錄員”和“聽眾”的作用,而教學是教師的獨角戲。但是,在當下的教育教學新環境下,教師要想使得自身的教學更好地適應于學生培養的需求,就要對教學進行適度的調整,加強對學生的個人鍛煉,因此,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和自我練習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比如說,當教師在講解一篇文章時,為了了解到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選擇讓學生針對其中的一段內容進行總結,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段等等,這都是一些比較具有針對性的練習方式,通過對學生的及時性鍛煉,教師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這是一種比較實用且非常有效的教學形式,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