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李合菊 趙守彬 王娟
摘要: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之下,讓高等院校的教育較之以前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這之中就包含了在教育中加入了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必須要將舊動能轉換需求作為關鍵的考慮點,需針對現階段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做出必要的調整與完善,才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突出優勢,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學校和企業的長足發展。本文將針對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舊動能轉換;校企合作;人才培養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時代的飛速發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漸漸成為了大部分高等院校教育和辦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也作為優化教學質量以及培養能夠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素質較高的人才的有效路徑。然而伴隨著新舊動能轉換實際運用,校企合作務必要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基礎,進行不斷的創新、調整、優化與發展,才可以于一個新時代背景之下得以有序的開展,全面推進學校與企業的協同發展。因此,對處于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開展相關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
一、新舊動能轉換以及校企合作的簡述
新舊動能轉換的概念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出現在了中央與地方政府重要領導的講話以及相關文件里面。伴隨著時間的遷移,新舊動能的內在涵義漸漸變得更加豐富了,新舊動能的相關工作也逐漸得到了有效的開展。實際上新舊動能轉換已然變成了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關鍵導向,而且也作為經濟社會的一個新常態。通俗的講,新舊動能轉換即為培訓與教育的新的動能,對舊的動能進行改造,對一般經營模式之下的動力、技術等等給予了新的且能夠滿足時代發展實際需要的特征與實際意義。同時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機制漸漸成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構成部分,并且深深的受到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顯著影響。在一方面,探尋出全新的校企合作項目亦或者是校企合作新模式,作為現階段的校企合作創新發展重要環節。在另一個方面,對以往傳統的校企合作項目模式做出合理的優化與完善,推進校企合作項目模式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的全方位的更新換代。其實就是,對新的模式做出創新并對舊的模式做出全新的升級,即為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校企合作發展的重要動向。
二、對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做出研究
2.1全面創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
處于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創建出全新的且融合了產業和科研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具有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其作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進行全方位創新發展的重要節點。所以,高等院校務必要對自身的專業以及科研優勢等具有較為全面且深入的認知,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以及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對可能性較高的全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做出全面切深入的探究。這樣一來,便有利于高等院校借助于自身在專業以及科研方面的突出優勢,發掘出更多的匯集了產業和學科以及科研于的校企合作項目,進而能夠進一步的推進新動能的有效培育。在這一過程中,高等院校需要堅持不斷推進內部的創新,其中包含了在教學與科研等等方面的創新,進而依賴內部創新的動能來推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的持續創新發展。
2.2不斷增速舊模式的升級與改造
處于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有效發展,不僅需要全力發掘新的合作模式,還需堅持推進傳統合作模式的進一步升級與改造。所以,高等院校要針對于當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做出全面且深入的探究,比如項目和內容以及平臺等等多個方面。將此作為基礎,充分結合新舊動能轉換的實際需要,及時發現現存的合作模式之中的缺陷。充分運用學校與企業的具有突出優勢的資源,特別是已掌握的先進科技,推進對當前合作模式出現的問題的缺陷的不斷優化與完善,可以顯著提速對傳統合作模式的升級與改造。于這一過程之中,高等院校要積極和企業之間建立起穩定高效的聯系,校企雙方在對舊動能的升級改造方面開展全面合作,相互之間是不可脫離的。
2.3建立起全新的校企合作平臺
針對于校企合作來講,新舊動能轉換表現在很多方面,在這之中就包含了合作平臺的不斷創新與優化。但其實,校企之間的合作是將科技作為基本條件的,所以校企合作合作平臺也要具有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因此,學校和企業需要對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當前的合作平臺做出合理的優化完善,推進校企合作平臺的信息化發展。
2.4對接合適的企業
針對于高等院校來講,對接合適的企業通??梢愿玫拇_保校企合作最終獲得的成果。理所當然,實力更為雄厚的應作為高等院校的首要選擇,但是處于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之下,也不能夠忽略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地位。整體來看,最適合高等院校的合作企業需要具有雄厚的綜合實力,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且和高等院校的優勢專業與學科具有較高的契合度等等多種特性。從某些意義上講,校企合作并不單單使得學校與企業均獲得相應的利益,也使學校與企業實現共同的發展目標。校企雙方共同創建深度結合的合作團隊,不斷進行科技方面的創新,將科技創新作為第一驅動力來促進學科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5強化人才培養
培養出具有較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不僅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實際需要,同時也作為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的關鍵目的所在。所以,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之下,校企合作應該不斷的提高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要充分結合國家與地方政策從而確定出更優的人才培養方案。并且,要最大限度的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整體趨勢等等多種因素,整體落實對于優勢學科的建設,有利于高等院校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企業方面更應該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考慮行業發展實際情以及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需要,為校企雙方的人才培養策略給予合理化建議,并要與校方共同對人才培養策略做出不斷的優化與完善。
【結語】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不斷推進與深化,校企合作務必要不斷的做出優化與完善,從而能夠真正滿足時代發展的實際需要。于此過程中,不斷的創新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不斷的升級改造傳統模式是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的,加之創建新的合作平臺以及增強高素質人才培養策略的實際運用,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伏軍,賀婧雯,李光明,馬儀,李煜,周東一,張彬.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雙導師機制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7):10-11.
[2]崔巍,李曉琳,荊濤.高職“雙元培育”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9,10(13):26-27.
課題項目:本文系山東省職工與職業教育重點課題,項目編號:2020-335。
作者簡介:吳曉燕(1982-),女,漢族,山東萊蕪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人才培養機制;
李合菊(1981-),女,漢族,山東萊蕪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校企合作;
趙守彬(1983-),男,漢族,山東萊蕪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人才培養機制度;
王娟(1977-),女,漢族,山東萊蕪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大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