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川江
摘 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群眾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步提升,這為動漫行業發展帶來的新契機。目前動漫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各大高職院校紛紛開設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文章以分析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圍繞如何運用“六位一體”教學模式問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六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712;J218.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2-00-02
動漫產業是國家“十三五”時期的重點項目,發展迅速,人才缺口大。但與旺盛的市場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動畫制作技術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各大動漫影視制作公司關鍵崗位長期缺人,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學生所掌握的動畫制作技術陳舊,無法滿足崗位需求。采用“六合一”教學模式代替傳統教學方式,提升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學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發展現狀
當前,高職動漫人才培養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動漫產業發展空間很大,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動漫產業發展潛力巨大。盡管動畫行業每年有很多畢業生,但是高素質和熟練的動畫人才卻嚴重不足,大量畢業生的動漫制作水平處于入門階段,無法勝任復雜的動漫制作工作[1]。動畫人才的供需處于不平衡狀態,公司通常抱怨動畫人才太少,尤其是那些優秀且能適應工作需要的人才成為各大動漫公司爭相追求的目標。
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存在以下缺陷:動畫專業人員培訓的客觀定位錯誤;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教學內容僵化陳舊;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本專業需求等;一些老師仍然使用“一對多”的教學方法;教學設施落后,實踐培訓課程不足;動畫專業教師職業素質低。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下,高職動畫制作技術專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實踐技巧,團隊合作意識淡薄,藝術素質相對較低,無法獨立進行創新性活動。
二、動漫制作技術專業特點
動漫制作技術是近些年十分熱門的一個專業,動漫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使得大量社會資本涌入該領域。各大高職院校也紛紛設立了動漫專業,嘗試為該行業提供優秀人才。動漫專業的前身是漫畫設計專業,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動漫產業逐漸成熟,已經形成了分工明確的作業方式。而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就是其中的核心環節之一,其工作內容涵蓋了動漫角色設計、場景設計、動作設計以及后期合成等工作。以這些工作內容為技術,開設不同的課程,從整體上看,動漫制作技術專業所學習的內容側重于實踐,學生要通過大量實踐積累,提升技術水平[2]。此外,想要在動漫領域保持競爭力,學生還要學習有關動漫理論、宣傳發行等方面的知識,是一門注重實踐能力以及理論學習的專業。
三、“六位一體”教學模式實際運用
(一)課程體系
動畫作品的制作過程包括三個步驟:設計,制作以及后期合成。在“六合一”教學模式中,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需要根據崗位分布情況,以及動漫作品制作環節,科學布置課程體系。建立專業課程小組,然后按照高職學生的成長規律以及崗位細分,以開發高質量的核心課程為起點,對專業課程進行模塊化處理,建立大平臺 (涵蓋專業基本素質、專業技術模塊以及職業基礎模塊),四個小模塊(2D維動畫模塊,3D動畫模塊,動漫影視模塊,游戲模塊)在“大平臺,小模塊”框架下,學生將在學校中完成職業基礎能力以及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然后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計劃選擇合適的工作模塊,進一步學習,由一個模塊邁入另一個模塊,確保學習活動的連貫性[3]。課程的模塊劃分直接對應于崗位需求,這使得學習內容更加具體,能夠引導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培養目標
高職人才職業培訓的目標是培養能夠滿足一線生產線需求的高技能專業人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與當地產業結合起來,為當地經濟服務。就目前發展情況而言,廣東省動漫產業的規模較為龐大,發展也更為充分,與其他省份相比,具有更好的產業基礎。例如,廣東省某職業技術學院,在開設了動漫制作技術專業之后,積極尋求與當地動漫公司的合作,充分發揮番禺區動漫產業集群優勢,通過調查走訪了解動漫產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并以此為基礎靈活調整動漫人才培養目標。此外,該校還積極組織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動漫制作領域專家以及動漫制作公司管理人員,一同參與到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工作中。通過群策群力,規劃動漫制作人才的成長路徑,并對動漫人才所具備的職業素養以及職業技能進行反復探究,這種確定了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動漫公司中期產品制作,以及后期動畫合成等崗位,為該行業提供具有高技術水平以及職業素養的綜合型人才。
(三)教學模式
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出現的時間較晚,其教學模式與傳統專業具有很大差異,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傳統專業以教室為主要載體,大部分知識傳授工作都是在教室中進行,而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則是以工作室為主要平臺,知識點分布也是以實際項目為核心,將一個完整的動漫制作項目,按照難易程度拆分成若干板塊,通過實際演練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這種以工作室為主體,實際項目為核心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每一個環節的學習都可以讓學生獲得長久的滿足感,在實訓中既可以磨煉自己的技術,還能夠培養自信心。此外,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相適應,教師不再是絕對權威,而是演變為一種“引領者”身份,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以及布置合作探究任務,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對于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學生而言,擁有強大的創新性思維,以及良好的協作溝通能力,是幫助其順利就業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學??梢詫⒄鎸嵉膭勇谱魅蝿战唤o學生,讓學生進行實際演練。
例如某高職院校,在傳授《二維動畫設計》知識時,積極嘗試與本地動漫公司進行合作,將一個真實的動畫項目引入到課堂之中。教師按照動漫制作過程中的各種崗位,分配給學生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本職工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想要完成教學任務,就要以員工的心態制定自己的工作計劃,明確自己所擔任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面對困難問題嘗試與同學進行溝通,利用群體的智慧解決困難問題。由于教學內容是動漫公司的真實項目,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自動進行身份角色的轉換,嘗試從市場的角度對作品進行優化,提升動畫作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教師還要在工作室中模擬真實的辦公場景,進行嚴格的考勤,并且以管理員工的方式管理學生,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真實的職場生活情境,幫助其快速融入社會活動。
(四)教學標準
在制定教學標準的過程中,高職院校管理者要依據動漫人才成長趨勢,將動漫設計工作的各個流程作為制定教學標準的基礎,通過這種方式來組建“兩層三環”教學標準。完成了從職業崗位到人才培訓目標,從工作分配到課程設置、從職業技能到教學知識點的轉換。高職院校以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積極展開與存在合作關系的動漫公司技術員進行探討,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通過這種方式來構建基于專業能力的新教學標準。
(五)教學資源
想要培養出具有高技術能力的動漫人才,需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資源,從宏觀層面來看,良好的教學資源主要是指優秀的教師,以及多元化的教學場地。對于高職院校而言,想要擴大教學資源,可以從內外兩方面進行嘗試。一方面,對于教師隊伍要進行優化,通過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讓具有高技術能力以及職業素養的年輕教師擔任管理工作,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并且加大對于招聘工作的扶持力度,通過優厚的薪資待遇吸引高水平人才加入,此外,高職院校還要重點關注對外宣傳工作,通過這種方式來樹立優秀的學校形象,提升學校在本專業的知名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對于教學硬件的投資比例,對于老舊的教學設施進行更新,確保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使用的設計軟件,與實際工作中所使用的軟件相同,以此來提高就業幾率。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嘗試與動漫公司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讓學校的教學資源以及公司的實踐資源得到充分互補,創建“技術骨干+教學能手”的全新教師團隊,邀請企業中的技術骨干,以兼職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對于頂崗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環節進行專業性指導,通過這種方式來豐富教學資源。
(六)質量監督
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監督,是培養動漫專業人才的關鍵步驟之一,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以公司評價以及學校評價為基礎,構建學習質量監督體系。這其中,學校的評價主要涵蓋了:第一,說課活動。在課程學習開始前,教師需要對接下來一個學期內的教學內容進行介紹,院系教學管理人員要負責對本學期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標的質量進行監督。第二,課程評價體系。學校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不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隨堂評價,保證教學質量。第三,設計比賽。為了確保教學設計水平,學校每年都要開展教學設計評比大賽,通過這種方式對教師們的教學設計水平進行橫向比對,對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公司評價體系主要涵蓋了:第一,教學實踐管理系統,公司的管理人員需要對頂崗實訓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第二,聘請專業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對學生在公司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調查以及綜合評定。
四、結語
高職院校想要提升動漫制作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要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以“六位一體”教學法代替傳統教學模式,以動漫公司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為基準,對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培養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標準以及質量監督六個板塊進行高度整合,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彭軍林,何瑛.基于工匠精神的“六位一體”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20):105-108.
[2]杜媛.高職院校動漫制作技術一流專業建設實踐與探索[J].農家參謀,2020(8):290.
[3]神偉.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發展探析[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8(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