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興榮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世界科技水平的高速發展,作為新時代的重要標志,互聯網的普及給全民帶來極大的便捷性。作為全球的大數據集成平臺,教育行業在人才培育方面也不斷創新方式,我國高校基本普及了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成為教育主流。本文試探將微課運用到高中數學中,希望能為高中數學教學帶來新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
數學是高中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繁多、復雜,因此引入微課教學,利用微課教學的特點來解決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高中數學課程尋求更加多樣的教學模式。
一、微課教學的意義
“互聯網+”的時代下,課堂教學中逐漸啟用微課代替傳統教學,收集互聯網的數據,整合教學資源,讓當代學生得到最全面的知識分析,深入理解消化知識。微課程教學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對知識點進行專業設計模擬的視頻講解,針對重點難點進行深入分析,通過PPT課件或者軟件錄制視頻制作,將課程的疑難問題綜合錄入,進行視頻教學分析。微課制作的教學方案易于保存,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學習,幫助學生強化重點難點知識,做好復習工作,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基本校園教育以外,互聯網在線視頻學習以及得到全面開發,以微課教學為基礎的各種網絡教學平臺、學習APP、名師在線等課程教學也逐漸興起,各類培訓教育得到發展,教育行業迎來更大的發展平臺,同時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
二、微課的特點與應用
當下微課的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的推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詳細。在使用微課教學時,教師首先會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這類教學內容通常是指高中數學教學中某一模塊的易錯點和重點。教師會以此作為教學目標,進行詳細的分解教學,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更加透徹;學習過程較短,內容設置精細。在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微課講解時,通常都會設置十分精細的教學內容,教師會對知識點進行明確劃分,并且微課每節課的平均時間都會控制在十分鐘左右,這樣短時間的教學更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短時、高效的教學效果;學習場所自由,時間不受限制。現階段我國很多中小學生都配有電子產品,手機、平板、電腦等也逐漸成為了每個家庭中的必備品,這給微課教具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微課視頻,與傳統的學校教育不同,學生的學習場所與時間不再被局限。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可以多次觀看視頻,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做到兼顧每位學生,普通高中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都高低不同,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微課的應用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在課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可以在課下通過微課學習,并且有助于學生今后的復習。
三、高中數學微課內容選擇的策略與原則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多且細致,十分適合微課教學。微課的“微”不僅表示每節課的時間較短,也表示每節課所講述的知識點“微”。面對高中數學瑣碎的知識點,微課可以做到深入淺出,把每個知識點都講得清楚,教得透徹。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函數單調性這一模塊學習時,很多學生對定義法證明函數單調性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不夠熟練,這時可以根據這一知識點,進行微課設計,用視頻的形式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定義法證明函數單調性的本質,并對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進行總結。
除此之外,高中數學微課內容的設置還要遵循實用性的原則,教師在對微課內容進行選擇時,首先易錯、難點、重點等知識點,并以課標要求作為教學依據,避免過于花哨的教學形式,將清晰地講解知識點、集中學生注意力作為重點。如果微課內容的設計過于花哨,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還可能會將學生的心思引向其他地方,阻礙學習進度。
四、高中數學微課設計的基本模式
高中數學微課的設計應遵循四個步驟,首先是分析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題,通過對學習者、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需求三要素的分析來確定選題。第二個步驟是對選題進行規劃,第一步要確定微課選題的教學目標,其次選擇適用的教學策略,最后組織教學流程,對微課的教學過程有明確的規劃,以確保在教學過程有方向地進行。第三個步驟則是對微課進行開發設計,這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負責微課的設計以及后期編輯。最后應用階段,對學生進行微課教學,并根據教學結果反饋、評價。以上就是高中數學微課設計的基本步驟,為確保微課設計的完整性,每一項都不可或缺,選題的確定決定了微課的教學深度,后面的嚴格規劃以及視頻編輯確保了微課內容的品質。微課設計最后面向的受眾群體是學生,因此在進行微課教學后,要積極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根據意見加以改進,發揮微課學習的最大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十分適合利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但是需要教師對微課教學內容的確定和設計多進行揣摩。遵循微課設計的原則與基本模式,根據學生的特點制作有針對性的高中數學微課,為高中數學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
參考文獻:
[1]孫建軍.微視頻課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運用[J].中學時代,2014(2):108-108.
[2]高慧君.閩際高等教育巧放課程對巧叫向校課程建設的記示[J].職業巧術201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