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世強
摘? ?要: 高層次人才是高校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在高校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如何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管人才”科學內涵,切實加強高等院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是高等院校黨組織及相關職能部門必須深入探討并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從新時代背景下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重大意義出發,剖析當前面臨的問題,探索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改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途徑方法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 高等學校? ?高層次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
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黨的第十九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強國戰略。高等院校作為高層次人才重要聚集地,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既有利于統籌高校高層次人才資源,為實現人才強國戰略提供有力支持,又能使高校高層次人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我國高素質人才培養提供思想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需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必須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絕對領導權。這充分說明新時代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高校應嚴格按照“黨管人才”原則,認真分析問題,進一步探索落實人才思想政治建設的對策。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深刻領會和把握高校黨管人才的科學內涵,加強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建立健全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體系,進一步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是目前高校黨委和黨組織及相關職能部門必須深入探究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充分認識新時代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重要性
1.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根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地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由于高校高層次人才在學術的權威性和學科的帶頭性,在學校的影響力遠超普通教師,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深刻的、長遠的。他們不僅在學術研究上影響學生,而且會給學生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因此,抓好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政治引領與政治吸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高層次人才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使他們不僅成為科學研究上的導師,而且成為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對學校青年教師培育和學生培養必將產生深刻影響,是提高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水平、完成立德樹人任務的根本保證。
2.是留住人才,學校長遠發展的迫切需要。
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是高校提高科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手段。為了學校整體事業發展,傾盡全校之力,高校間圍繞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展開角逐,以至于出現惡性循環。對于高層次人才而言,薪酬待遇固然重要,但認同感和歸屬感才是他們真真切切想要的,通過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注重思想上留住人才,對高校高層次人才的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強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加對學校的忠誠度,提升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自覺融入其中,為學校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從思想上留住人才將成為解決高校人才流失的有效途徑。
3.是高層次人才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
《資治通鑒》寫道:“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干部任用條例》中強調用人標準首先是德才兼備、以德優先。高層次人才之“高”不僅僅指業務學術水平,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質。科研水平一流及業務能力扎實固然重要,但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卻是必不可少的,二者必須同時具備方可稱之為高層次人才。然而,目前在部分高校中,少數高層次人才存在思想道德素質滑坡的現象,出現學術造假、學術腐敗,甚至違法亂紀,損壞了高層次人才的整體形象,制約了本身的發展,對學校人才培養及學校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高層次人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質,是目前高校高層次人才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促進高校高層次人才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
二、準確把握現階段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問題
近年來,高校出臺各種相關積極舉措,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縱觀目前高校高層次人才管理工作的整體情況,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普遍存在“重績輕德”現象。由于高層次人才的稀缺性及激烈的人才爭奪,使得對其學歷、閱歷及學術水平等所謂的硬件條件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其思想道德素質等的關注,大部分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所謂的硬件條件都是有定量標準的,如獲得哪個級別科研獎勵、承擔國家級項目多少項、發表SCI論文多少篇及獲得哪些人才稱號等,而對思想道德素質的相關條件卻并無具體標準。同樣,在高層次人才管考核中,往往和普通教師有別看待,更加注重業務業績水平,并不關注思想政治教育。
基層黨組織對思想政治工作不夠重視。由于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基層黨組織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教學科研工作上,沒有切實落實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分基層黨組織對高層次人才缺乏關心關愛,忽略他們各方面發展需求,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很多高校并沒有針對高層次人才的特點,專門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而是將他們和普通教師等同,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
一些高校高層次人才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由于高層次人才所承受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都比普通人大很多,較注重業務學術能力的提高,很少將大量精力放在政治活動上,并且很多人覺得參加黨組織活動占用時間,影響自身發展。
三、新時代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中問題的應對策略
在開展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中,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和部署扎實推進開展高校高層次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應把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事關學校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來抓,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1.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機制
目前,各高校組織人事部門基本都設有高層次人才管理科室,但絕大多數是開展人才引進和入職后的相關服務工作。高層次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還是依靠黨委統戰部、黨委宣傳部及所在二級黨組織,造成了政治教育與業務管理“兩層皮”。應根據高校定位與人才隊伍建設需求開展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注重頂層設計、全面布局、分類培養、強化服務,創新工作機制,做到因“才”施政、因“才”實測。
首先,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制。高校黨委必須嚴格落實高層次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把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賦予高校高層次人才管理部門(如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與人事處合署辦公,組織部門成立人才工作辦公室),明確高層次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承擔目標制定、組織實施、考察考核等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職能。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與培養中嚴把思想政治教育關,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同時在高層次人才的管理使用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權重,切實將思想政治工作貫徹于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管理及考核評價的全過程。
其次,創新學習教育機制。高校應改進創新高層次人才理論學習與思想教育的規范化制度體系,明確教育目的,創新學習教育形式和方法,嚴格落實學習教育內容。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引導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作為高層次人才學習教育的重點內容,改變“走過場”現象,明確想學習教育的時間。針對高層次人才特點,采取分別對待的組織方式進行學習教育。通過參觀考察紅色教育基地、專題報告與研討、知識競賽等方式,為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與成長發展搭建平臺和創造條件,以思想政治引領助推高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
此外,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溝通可增加了解、深化認識。由于高校高層次人才的特殊性,應準確把握思想和心理特點,建立和完善有效溝通的相關制度。同時,建立高層次人才聯系制度,校領導及職能處室負責人定期與高層次人才進行聯絡溝通,了解思想狀況和工作現狀,解答思想認識上的困惑,解決學習生活上及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困難。
2.探索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方法
由于高校高層次人才的特殊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不能采用常規方法,必須根據高層次人才的特點,改變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徑方法。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運用柔性管理的工作思路。在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加強與高層次人才的溝通,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愛人,增加人文關懷,增加幸福感、自豪感和歸屬感。高層次人才心理特征與普通教師不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應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心理問題有機結合,定期開展心理咨詢,進行心理疏導,舒緩心理壓力,加強思想教育,在此基礎上解決思想問題。
創新載體,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高層次人大多具有對新鮮事物接受快、善于運用新技術等特點,在對其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抓住這一特點,運用新媒體這一學習載體,準確把握新媒體發展規律和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將二者緊密結合,尤其要充分用好各種有效的溝通媒介,如QQ、微信、微博等,時刻掌控思想脈搏和心理動態,通過新媒體手段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構建新時代下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體系和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王祎.高校高層次人才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天津教育,2019(7):35-36.
[2]王芳.“雙一流”大學建設背景下高校高層次人才黨建工作的思路與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研究(高教版),2017(19):43-45.
[3]余潔.基于黨管人才視角的大學高層次人才黨建工作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5):209-210.
[4]周如東.高校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問題誘因解析與對策路徑[J].理論觀察,2014(12):141-143.
[5]房廣順,高俊麗.把思想政治工作貫通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的對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23-29.
基金項目:天津中醫藥大學2019年度黨建創新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海外高層次人才思想政治建設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9Y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