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葆林 王富強
摘? ?要: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提高國家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構想,給深化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供了重大機遇。本文在分析“一帶一路”倡議給高職教育帶來的影響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與對策導向聯動,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問題提出培養對策,從國際化理念樹立、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構建等方面,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路徑進行探討,打造高等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格局。
關鍵詞: “一帶一路”倡議? ?高等職業教育? ?人才培養
《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等政策文件的頒布,將“一帶一路”這一倡議與高職教育緊密聯系,使高職院校紛紛開始探索國際合作途徑。高職院校作為人才生長的土壤,應積極響應國家頂層決策,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承擔供給人才的歷史使命,對職業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
一、“一帶一路”倡議給高等職業教育帶來的影響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左右,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經濟建設將不斷加快,從而對職業人才提出更多需求[1](146-147)。培養職業人才,不再單純要求學生掌握一技之長,而是要求學生達到國際化人才培養要求,可以在沿線國家從事專業工作。在擁有不同文化、生活環境的地區開展工作,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順利溝通,還要求學生具備團結協作能力和職業精神,能夠形成文化包容和樂觀積極工作態度,面對困難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和刻苦拼搏精神。高職院校需要一改過去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加強合作辦學,確保學生能夠順利“走出去”。在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對沿線國家教育制度、理念、手段和經驗進行學習借鑒,使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得到提高。
二、“一帶一路”倡議視角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推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人才培養數量得到了增加,質量得到了提高,為推動人才供給側革新做出了貢獻。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對國際化、復合型人才供給依然不足,能夠反映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仍然存在一定問題。
一是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培養高國際化素養人才的能力。高職院校生源普遍質量不高,學生外語掌握水平較低。按照現有單科教育模式,學科間存在明顯分化,涉及的知識帶有碎片化特點,學生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學習上,無法熟練使用外語,難以勝任“一帶一路”涉外工作。受教育理念滯后、缺乏國際化教育經驗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國際化進程較慢,只有部分地區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成立專門國際化教育機構,甚少開設介紹國外風俗文化、風土人情等內容的課程,造成學生缺乏足夠的文化體驗,知識結構不完善,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不足。
二是高職院校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在國際上認可度偏低。結合國際職業教育合作辦學經驗可知,盡管我國完成了一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但在課程建設、專業教學等方面依然與國際化水平存在差距,使得沿線國家的合作積極性遭到削弱。在專業教學方面,高職教育課程更新較慢,甚少涉及行業前沿成果,導致教材國際通用性較差[2](72-75)。在課程設置上,學生缺少選擇機會,難以得到足夠的實踐技能鍛煉,造成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難以得到提高。受這一因素影響,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中,簽訂學歷學位互認學歷的僅有24個,給職業人才對外輸出帶來了困難。
三是高等職業教育存在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水平低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資源投入都傾斜于普通高等教育,使得職業教育發展受到了限制。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背景下,高職院校缺少高素質教師的問題日漸凸顯,多數教師外語運用能力有限,缺少海外留學經歷,導致教師不具備國際化視野。在科研領域,高職院校則普遍缺少擁有國際號召力和影響力的行業專家學者,受客觀條件限制難以選派教師出國學習深造。教師不具備解讀國際事務的能力,因此難以勝任向學生傳遞專業國際標準、語言文化差異等任務。
三、“一帶一路”倡議視角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策略
(一)樹立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
探索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策略,還應做到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兩條腿并行”。樹立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重視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能夠使人才培養向高質量、高水平的方向發展。參照發達國家經驗,我國還應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提出明確的發展戰略,設立相應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如韓國在世界公民素質定義上,將外語能力當成重要組成元素。日本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提出從文化理解、責任使命、協調發展等方面設立目標。我國在職業國際人才培養方面,參照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從國際視野、國際事務、國際規則等角度提出人才培養標準,為高職教育發展指明方向[3](105-108)。此外,從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角度推動高職教育改革,還應重視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結合沿線國家發展訴求、人文特色等加強人才需求分析,從人才輸出角度培育具有國際素養、精神的人才。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在學生專業教育上則能逐步接近世界標準,促使學生掌握先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具備國際化意識,應對國際化問題,成長為國際認可的人才。
(二)推動高職教育專業化建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我國將在電力、交通、能源、通信等多個領域與沿線國家建立合作,共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在合作交流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對職業人才提出了較高的專業化要求,促使高職院校需要完成高端專業化人才培養任務,掌握過硬的職業技能,順利承接涉外工作。結合這一目標,還應加強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頂層設計,出臺相應政策標準引導高職院校完成專業結構調整,體現區域職業特色,使專業設置與“一帶一路”倡議的人才需求相契合,繼而為推動我國與沿線國家、地區與地區合作交流提供支撐。通過深入沿線國家調查,可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國際化人才培育指標,有針對性地推動專業教學改革。目前在甘肅省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就以機電特色專業為主完成了智能加工、智能控制等六大專業群建設。從服務社會角度加強專業建設,院校聯合國際化企業創建“3D打印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體現專業特色的同時,通過實現大型重載輪轂3D打印批量生產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加強與“一帶一路”倡議的聯動,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可以使職業教育向縱深的方向發展,為高素質職業人才培養奠定扎實基礎。
(三)推動國際化課程體系建設
培養國際化、復合型職業人才,還應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融入國際化知識、內容,促使學生視野得到拓寬,使學生形成國際化能力。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可以從專業、語言、文化三個層面推動課程建設,使學生在深入學習專業技能的同時,得到語言能力培養,形成跨文化開展國際事務與合作的素養。在專業課程建設方面,可以通過整合沿線國家和地區優質課程資源實現課程內容創新,使課程結構得到升級改造。在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課程掌握最新技術和行業趨勢,培養精湛技能。加強大數據、云平臺等先進技術的運用,高職院校可以聯合沿線國家職業院校開設網絡在線課程,使學生擁有更多課程學習選擇,在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的同時,引導學生加強職業規劃,堅定“走出去”的信念。在語言課程開設上,可以根據目標國母語開設第二外語,使學生在加強英語學習的同時,能夠根據職業發展目標進行第二外語學習,簡單利用外語溝通??紤]到沿線國家文化具有多樣性,還要開設文化課程,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各國文化的過程中形成開放文化接受態度,未來能夠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和適應國外環境,繼而成長為國際化人才。
(四)構建一流國際化師資隊伍
在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師資力量將起到決定性作用。結合國際化人才培養需求,還應完成一流國際化師資隊伍的建設,確保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擁有多元文化背景,具備國際教育理念和合作素養,能夠順利承接國際項目,達到國際教育合作工作開展要求。擁有國際文化知識背景,能夠使教師成為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實踐者,主動探索專業教學改革路徑,引進國際先進教學方法,尋找合作辦學資源。在院校特色專業建設和課程創新方面,教師應體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技術能力與合作能力,可以突破文化、地域的限制,處理各種復雜國際事務。結合這一目標,高職院校還應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聘請各行各業專家、學者,在學校開展講座,與教師開展多方交流,傳遞豐富國際交流和事務處理經驗,促使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高。此外,還應爭取更多政府支持,為教師提供“一帶一路”教育基金,使教師能夠到沿線國家調研,切實了解國外職業教育發展情況,并加深對各國文化和政治環境的感受。在與國際企業建立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梢酝ㄟ^人員互派實現優質教育資源整合,促使教師深入國際工作積累經驗,同時由一線人員向學生傳遞跨文化合作技巧。
(五)開展精準化人才培養合作
在人才培養方面,應完成集“科技開發”“技能培訓”“定崗生產”“創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人才培養合作體系與生產實訓基地,使高職院校與國外企業合作得到深化。建立精準化人才培養機制,由高職院校與國際化企業建立合作,切實掌握企業人才需求,從合理進行基地建設和專業設置等工作,深入開展合作項目,在充分利用國際教育資源的同時,通過培養高質量人才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提供服務。在實踐工作中,可以制訂“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提出的國際職業標準開設實踐課程,從企業引進國際合作項目,在加強資源整合利用的同時,使企業需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得到貫穿。通過建立穩固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出國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參與企業運營,近距離接觸國際標準和沿線國家文化,鍛煉技能的同時,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經過長期合作,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水平逐步得到國際企業認可,促使沿線國家在學歷上互認,在提高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幫助院校順利實現項目合作銜接,使學生對外輸送途徑得到拓寬。
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背景下,高職院校還應承擔起輸送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使命,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從國際化理念樹立、專業調整、課程創新等多個角度尋求發展路徑,把握“一帶一路”倡議為高職教育發展帶來的歷史性機遇,相信未來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從外圍走向中心,完成中國職業教育品牌的打造。
參考文獻:
[1]孫悅.“一帶一路”倡議下國內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轉型策略[J].文教資料,2020(02).
[2]張海燕,鄭亞莉.“一帶一路”倡議與高職國際化應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專業+語言+國別”模式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9(12).
[3]孫一.“一帶一路”倡議下職業教育國際化人才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