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斌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對學生的精神培養和價值塑造,受到了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將高中語文教學進一步提升優化,成為了我國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課題。而語文作為學生的母語課程,本身對于學生的精神培養、價值塑造、以及思想升華等方面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對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指出語文課程教學中要關注教學本質,重視學生如何去學,讓學生敢于去問,對語文的學習延伸開拓,始于課堂延伸至生活,而不是止于課堂,培養更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中語文;實踐教學;教學策略
在高考的影響下,傳統高中的教學都以考上大學為最終目的,過分注重考試成績,教師灌輸式教學,帶給學生巨大的學習壓力。忽略了語文本該有的趣味性,教師應該在“教”的同時,引導同學正確的去“學”。學生有足夠的學習熱情,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更有效率地掌握知識,更好的培養道德素養和精神價值,才能切實地提高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
一、關注教學本質,重教更重學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中語文課堂,千篇一律的課程講解,枯燥乏味的課堂練習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廣受詬病。因受高考影響,教師過度關心學生學習成績,在課堂教學中重視的是對課本知識點的“教”和學生相匹配的對課本知識點的“記”,而忽視了如何教給學生去“做”和如何教導學生去“學”。一切教學都是以 “應試”為目的,導致學生下意識的將語文課與背誦課劃上等號。這樣墨守成規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毫無興趣,會讓學生難以集中精力聽講課程,導致課程學習效率低下,甚至出現厭學的現象。“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從源頭解決問題,不能讓教學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關注教學的本質注重課堂上“教”的同時,更要注意學生的“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導者,保持學習的熱情,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文章《鴻門宴》時,先給學生講述文章中故事發生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再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劉邦你會不會前去赴宴,為什么?”“如果你是項羽你會不會在宴會上除掉劉邦?為什么”以這樣提出問題的形式開展課程,學生會想“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宴會,我是劉邦該怎么做?我是項羽又該怎么做?”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著向往期待的心情去學習文章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二、學會如何閱讀,敢于發出質疑
閱讀對于語文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更好的去了解這個世界。語文這門學科還要求學生面對文學作品時能夠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質疑,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批判性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不知其解時發出疑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的專注度,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能夠將問題直接展露在教師面前,教師就能夠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梳理出學習中的難點,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以學定教。學生通過閱讀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就會思考閱讀時的收獲,會反思如何讓閱讀變得更高效,幫助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例如,學生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時,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清楚戰國末期燕秦兩國的斗爭形勢,了解當時燕國所處的背景,會有助于學生更快更準確地理解文章所講述故事,幫助學生對本文進行更好的學習。而質疑問難的習慣,會將文章的難點和學生不理解的地方展露出來,例如“燕國太子丹為何懷疑荊軻?”“為何荊軻到了秦國會將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教師會根據這些問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思維以及困惑,更好的為學生答疑解惑,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進行延伸拓展,讓語文學習走出課堂
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絕不能止步于課堂,要能夠學以致用,讓語文學習始于課堂,延至生活。在課堂上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加學生的閱歷,這些會幫助學生對社會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將語文學習開拓到生活,會提升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溝通表達能力,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化修養,從而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切實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組織學生參加辯論比賽,辯論主題“學習和實踐哪個更重要”,正方“學習比實踐重要”反方“實踐比學習重要”學生自由加入正反兩方,參加辯論。在準備支持我方論題的依據時,學生會查看大量案例并進行總結,在準備反駁對方觀點的依據時,也會翻閱各種書籍尋找對對方觀點不利的證據,在翻閱查看的過程中兩兩比對,學生在收獲知識提高思維邏輯能力的同時,看待問題時也會更完善更全面。而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看到其他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吸收其精華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不能是千篇一律的朗讀,不求甚解的背誦,高中語文的作用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背詩誦課這么簡單,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能為了“學”而“學”,而是對語文課程有好奇心,對語文有很大的學習興趣。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知識的積累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和學生的自我修養都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張麗.高中語文“讀寫體驗”教學實踐策略[J].教育觀察,2018,7(22):27-29.
[2]劉艷華.高中語文新課標視角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與策略[J].遼寧教育,2018(19):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