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
摘 要:高校預算管理作為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符合現代教育發展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工作實踐,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探析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進一步提高高校預算管理的整體水平,為高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預算管理;定額管理;績效目標;項目庫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大規模擴招的階段已經過去,已進入“強化內涵建設,提高辦學質量”階段,現在發展的重點在于如何通過整合現有的辦學資源,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進而辦好讓群眾滿意的教育。高校預算管理作為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通過科學的預算管理助力學校高效整合教育資源,提高辦學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標準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預算管理中對于人員經費和項目經費均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其中,人員經費可按照個人的工資標準確定基本工資部分,按照當地人社廳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確定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部分;項目經費按照預先設定的工作績效目標,確定項目支出。但是,因高校辦學層次、結構情況復雜等客觀原因,對于公用經費部分長期缺乏一套適合高校特點的公用經費單項或綜合定額標準,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公用經費和項目經費相互擠占預算額度的問題。
2.項目績效目標設置不符合高校辦學特點
高校開展的各類教學及建設活動都應該圍繞“高質量辦學”這個主題,現實工作中許多項目的績效目標設置體現不出這一鮮明特點。尤其是高校的各類建設、設備購置項目的績效目標只設置一些常規的、簡單的項目績效值,如資金到位率、項目完成率、項目完成時間等,這些指標對于項目績效的深層次考核與運用幾乎沒有實際意義。
3.項目庫建設中存在“資金等項目”的現象
項目庫的建設的好壞,事關預算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是提高高校預算整體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單位年度及長期工作規劃的具體表現。目前實際工作中,許多高校的項目庫建設沒有與中長期工作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導致“資金等項目”的現象長期存在。
三、加強高校預算管理的對策
1.強化預算管理制度建設
由于現階段沒有完全針對高校預算管理的法規,各高校有必要結合本校工作實際,制定出符合本校工作特點的各類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等,從制度建設層面來強化高校預算管理。如,預算管理辦法、項目庫管理辦法、專項資金財務管理辦法、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制度等。
2.制定符合高校辦學特點的公用經費定額標準
從預算管理的角度來看,支出項目的定額化、標準化管理能使預算從編制到執行、評價等各個環節更加科學化,進而全面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績效。要制定出符合高校辦學特點的公用經費定額標準,有必要結合各級財政部門制定的日常公用經費單項定額標準,提煉出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學生活動的支出標準,并且算出高校生均公用經費的單項或綜合定額標準。
湖北省屬高校自2018年起開始探索以學生人數為基礎的高校公用經費定額標準,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有效的體系。結合筆者所在單位這幾年的工作實踐,可以借鑒《省直部門日常公用經費單項定額標準》、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考核體系中的相關財務指標,如,商品和服務支出的各單項人均定額、生師比、生均圖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生均日常教育經費、生均實習經費、師資建設經費等,進而形成一套具體的、可量化執行的生均公用經費綜合定額標準,以此來規范高校預算管理。目前,我校按照這個思路預算的近三年的生均公用經費定額約在0.51―0.55萬元之間,實際執行結果也在這個區間內。
3.結合教學目標制定預算項目績效目標
在績效管理中,對于績效目標的設定,不能僅僅為了設定績效目標而設定,而應該結合具體工作目標進行思考。完成這個工作項目的目的是什么?對學校目前的教學工作有何推動作用?只有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制定出符合高校辦學特點的項目績效目標。以筆者所在學校2019年度預算中“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建設項目”為例,對其涉及的四個年度績效目標設置說明如下。
(1)改善校內實訓條件。該目標下設兩個一級指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分項說明如下。其一,產出指標。該指標下設三個二級指標:數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其中,“數量指標”從三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當年完成新(改)建實訓室數11個、當年實現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4000個、當年實現課程開設結構比例為2.5∶5.5∶2;“時效指標”以“完成時間為11月份”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成本指標”從兩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當年項目參與人數373人、當年項目投入經費1457.20萬元。
其二,效益指標。該指標下設兩個二級指標:社會效益指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其中,“社會效益指標”以“項目教師參與率達到100%”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以“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95%”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該目標下設兩個一級目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其一,產出指標。該指標下設三個二級指標:數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其中,“數量指標”從四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當年培訓人數達到180人次、建立技能名師工作室2個、擔任BC類課程教師比例達到50%、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70%;“時效指標”以“完成時間為11月份”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成本指標”以“投入經費120萬元”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
其二,效益指標。該指標下設兩個二級指標:社會效益指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其中,“社會效益指標”以“項目教師參與率達到100%”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以“參與教師滿意度達到95%”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
(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該目標下設兩個一級目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其一,產出指標。該指標下設三個二級指標:數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其中,“數量指標”從兩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參與走訪調研專業數達到36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數達到36個;“時效指標”以“完成時間為12月份”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成本指標”以“投入經費125萬元”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
其二,效益指標。該指標下設兩個二級指標:社會效益指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其中,“社會效益指標”以“專業教師參與率達到100%”這一具體指標值作為年度績效考核的目標;“可持續發展影響指標”從兩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參與學生滿意度達到97%、參與教師滿意度達到98%。
(4)課程建設與改革。該目標下設一個一級目標:產出指標。在此指標下,再設二級指標:數量指標。“數量指標”從三個具體方面(指標名稱、指標值)來設置年度績效目標,即,購買教學資源庫專業數達到2個、購買信息化教學平臺專業數1個、自建教學資源庫課程門數12個。
綜上所述,該項目以“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為主體,圍繞“改善校內實訓條件”等四個具體年度目標來實施,這樣設定的項目績效目標能直觀地看出教學目標推動的具體措施,這才是符合高校辦學特點的績效目標。
4.強化項目庫與中長期工作規劃的內在聯系
對于項目庫的管理,要加強規范項目設置和整合,定期清理備選項目庫,所有納入項目預算的項目必須從項目庫中遴選,并按照項目評審后的分數、與工作規劃對應的時間順序、重要性等指標進行排序,確保做到“項目等資金”,切實提高項目決策的速度與執行的質量。
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現許多單位不重視三年支出規劃的編制工作,編報預算時只重視對年度預算的工作研究,對于三年支出規劃的編報只是簡單應付了事,并沒有很好地與本單位的中長期工作規劃結合起來,導致三年支出規劃形同虛設,執行起來毫無約束力。
對此,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進:其一,鑒于現在高校的部門預算編制已普遍采用網上在線申報的模式,可以在預算申報系統中設置年度項目支出預算的資金額度、項目內容,必須從三年支出規劃模塊中取數,從而避免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其二,對于入庫項目除了考慮常規的標準外,還要求重點審查入庫項目是否與單位的年度及中長期工作規劃緊密結合,從各入庫項目的資金安排及排序中應該能清晰地體現出中長期工作規劃的思路,各年度預算的項目安排也必須從項目庫中進行遴選。
參考文獻
1.趙羽.試論高校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難點及對策.科學管理,2019(12).
2.俞向群.高校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策略.中外企業家,2018(16).
3.余岱均.淺析高校預算管理.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1).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