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鳳花
【摘要】本文介紹基于項目化教學的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改革的實施方案,并改革相應的考核方式,以課程改革的實踐為例,講述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項目化實施 考核方式 課程改革
引言
C語言程序設計屬于高職計算機類專業的核心基礎課,應用非常廣泛。但這門課在教師講授和學生學習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新手人門難,傳統的教學方式偏重語法和邏輯,只按教材的章節順序講解,使得各部分的知識不能有機融合,與實際應用分離,學生感覺枯燥、難學,從而導致厭學;缺乏面向應用的項目驅動式教材和項目化教學;考試方式不合理,期末統一按照教務處組織的筆試考試。
在分析了新形勢下IT業界的需求后,針對目前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和我們學校學生的特點,要改變傳統的C語言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為抓手,推進考試考核方式改革,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新模式,逐步使項目化課堂教學模式成為課堂教學主流模式。其核心的理念:以項目為主線、教師引導、學生主體。
一、“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的方案
項目化教學提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開展學習,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其以項目化技術為單元的課程體系充分體現了生產崗位的行為過程,解決了現有教學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需要。針對《程序設計基礎》現有課程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我們在項自化教學方面進行了實踐性探索,具體改革方案女口下:
1.教學內容。以項目化教學為基礎,項目的選擇要貼合實際需求,教學內容也要貼合實際需求,主要包括程序的設計、程序的分支、循環結構,函數、數組等多個不同的模塊。將這些模塊融入到幾個項目中來實現。擬解決的問題是:跟據教學內容初步劃分2個部分,分別為:語言基礎階段、編程提高階段,每個階段如何設計合適的項目案例,如何分解為多個課程任務,兼顧不同素質的同學;這是本論文需要在教學內容組織中需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針對C語言中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做成微課,方便學生學習。
2.教學的方法。實施項目化教學后,針對不同的項目在班級進行分組,以小組作為學習單位進行。老師提出項目后,使學生能夠針對項目進行問題的分析及解決,就是所說的引導法。“學生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踐中,我們從講臺上講授、灌輸轉變為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討論。在具體的項目實施時如何實現是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
3.理實一體的機房教學能使學生快速掌握技能
本門課程的教學,是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學地點直接安排在具有軟硬件條件的聯網機房。教學過程中可實現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教、學、做”結合,“手、口、腦”并用使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4.考核方式。課程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從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兩方面來評判,因此,課程的考核不能再單獨從理輪考試結果或上機考試結果,而應該是一個過程性評價。本論文擬要解決的問題是過程性考核應如何評價?如何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能力、協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期末終結性考核時,主要考查學生重要理輪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C語言程序設計”項目化教學的課程改革實踐
1.整體設計
基于項目化教學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兩個階段進行,在語言基礎階段:任務提出一知識分析——任務分解——任務完成——評價提升;在編程提高階段:項目提出——分組(自組團隊)——知識分析——項目遞進一一項目實施——驗收總結。
在教學初期,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作為課堂教學任務,介紹與此任務相關的知識點,然后與學生一起討論任務的解決方案和實現細節,再由學生完成任務,最后老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總結和評價,學生再根據教師的評價來修改和完善程序。
在編程提高階段,根據初期階段所學內容,完成一個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小型軟件,教師在這個階段只是輔助和引導的角色。學生根據自己的技能積累和知識儲備自行選擇、設計和實施項目;項目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評審,小組之間也可以互相討論,最后根據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經驗共享。
在編程提高階,段,以一個小型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為例,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將所學知識點進行綜合應用,具體涉及項目如下:表1:項目分解表
2.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
下面以語言基礎階段的程序設計模塊中的循環嵌套知識點的講解為例,將從情景引入、實例導學、體驗任務實踐、總結評價4個環節展開學習。
(1)情景引入:首先讓學生觀看紅綠燈交替變化的動畫,創設學習情景,提出問題:(假設交警叔叔要在一個路口臨時設置一個紅綠燈,紅燈停5秒,綠燈行10秒,一小時內的紅綠燈變化有何規律?)教師引導并引發學生思考,教師答疑并解決問題,從而引出循環嵌套的概念。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意在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貼近生活,知識源于生活。
(2)實例導學:進入實例導學環節,老師先提出讓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來自星星的直角三角形的任務,讓學生帶著(1)重復的操作是什么?(2)變量i和.J的作用(3)每行輸出的率的個數與行數的關系;帶著這三個問題觀看微課視頻,看完視頻,讓學生回答問題,老師上機演示并講解來自星星的直角三角形的輸出過程,師生互動共同討論總結出循環嵌套的設計要點和執行過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體驗任務實踐:老師提出新的任務一數學上的經典算法“百錢買百雞”問題,通過教師端的極域控制軟件發送給學生,學生分組項目實踐,程序設計的方法有多種,為了集思廣益,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對新任務進行分析,歸納,優化整理,畫出流程圖,將抽象的算法具體化,以此啟發學生探究問題,舉一反三的編程思維。
利用VC++編程軟件,學生親自動手編寫程序,對程序的編譯錯誤,學生可以現場問老師,老師及時給予隨堂指導,針對不同錯誤類型,給予分類指導,在不斷調試、糾錯的過程中,運行出“百錢買百雞問題”的方案結果。引導學生按照任務分析、設計程序、編寫程序、運行調試程序4個步驟體驗了任務實踐的整個過程,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實現“做中學”。
(4)總結評價:學生完成任務實踐,各組代表上臺展示編程成果,解說編程思、路,匯報在編寫調試程序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難題;教師對各小組完成情況予以點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總結,并組織小組進行互評和自評,通過各組累計得分,評出表現最優小組。
3.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多樣化
建立了過程考評與期末考評相結合的方法,強調過程考評的重要性。過程考評占50分,期末考評占50分。具體考核要求見表。
4.改革的成效
2019-2020第一學期,對17計算機網絡技術(五年制”班、2班兩個平行班班的學生做對比,1班實施項目化教學,2班實施傳統教學,通過課堂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學習自主性、積極性顯著提高,學習效果更好。
表3:學生對不同教學方式效果的評價
對于五年制學生來說,實施項目化教學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把書本上比較零散的知識變成實際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突出了能力的訓練,而五年制的學生更喜歡動手操作。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將課程的考核更多融合在平時的項目案例操作中,不再是單純的一紙試卷來考試,更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
三.結語
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該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的項目,將"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涉及的知識點貫穿到具體的項目中來實現;選擇的項目都是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項目,提高學生編程的成就感和學習的樂趣,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的掛科人數減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項目化教學模式將在在教材改革與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黃金國.基于項目化教學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2)
[2]沈程鵬.C語言教學中“為用而學,交叉復現”分組討論模式的探索[J].計算機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4.4.
[3]章飛.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5
[4]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M].4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5]蘇玉.C語言程序設計[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