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延棠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安遠學校,甘肅武威 733203)
與其他學科不同,初中數學課程邏輯性更強,難度也較大,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洞察能力,正是這一因素,導致學生之間的成績差異非常明顯。與城市教學不同,由于受環境和條件的限制,很多先進的教育方式在農村難以實施,這便導致農村的初中數學教學水平不均衡,學困生人數相對較多。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整體水平受到影響的關鍵因素便是學困生的逆反心理,而導致學困生出現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社會方面、家庭方面、智力方面等。但絕大部分學困生是后天形成的,對該類學生的形成和特征等進行分析,找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此類學生分不清數學的公式、概念以及定理,尤其是難以弄懂數學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以及軸對稱等相似的概念時,學生難以分清圖形本身的性質以及圖形之間形狀關系和位置的區別,更弄不懂深奧的圖形對稱方式等復雜的概念。學生一旦在作業以及考題中遇到借助該類知識解答的習題時,便束手無策。
很多農村學困生沒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往往都是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僅僅是把學習當成必須完成的任務,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即便自己學過的知識,也無法在作業和練習中靈活運用,有些時候學得模棱兩可,并不知道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甚至對教材中的相關基礎問題也難以解答,更無法抓住問題的難點以及重點,自學效率非常低下。
農村初中的數學學困生往往存在應付以及自卑心理,特別是考試作弊、作業抄襲以及欺騙家長和教師的行為屢見不鮮。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學生自己看書看不懂,對知識的理解有較大的困難,缺少學習的動力,久而久之,便對學習數學產生厭惡感和畏懼感。這種負面的情緒,導致學困生越來越不想學,成績越來越差。
學困生往往只注重最后的結論,并不會推導解題過程,尤其在尋找和發掘數量之間的內在關系、各個數量間的相關屬性、較為抽象的概念以及對數學思維時,根本不會參與到尋求真理和答案的過程中,往往只想知道答案而不探究過程,最終無法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概念,時常發生知識斷層的情況。
由于初中的數學教材和知識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像其他學科那么容易被理解,這就導致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知識提不起興趣,覺得十分無聊、枯燥、乏味,學起來顯得十分吃力。除上述之外,很多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幾乎不會主動預習和復習,嚴重忽略學習過程,玩心太重,因此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教師在課堂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引導者,無論是在學生的成長還是學習中都占據重要的地位。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授課時依舊采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強行灌輸抽象、復雜和難以理解的數學概念,在教學內容以及重難點等方面安排并不合理,嚴重忽略學困生的困境,按照自己的授課習慣上課,嚴重缺少情感方面的投入[1]。很大一部分農村數學教師是根據個人的認知程度以及情感引導學生學習,嚴重忽略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理解能力等,更有部分教師瞧不起學困生,出現諷刺、挖苦學生的現象。
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很多農村數學教學依舊是通過考試成績評判學生的好壞。這種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缺乏科學性,很多學生正因成績差而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學習。除上述原因之外,與城市學生不同,很多農村學困生是父母出去務工,由爺爺、奶奶帶大,由于爺爺、奶奶的文化程度低,不會與學生有過多的交流,對學生的學習關注度不高。學校對學生的校外學習生活也不重視。
學不進去以及學習吃力、感覺數學學科難度較大,是產生學困生的根本原因。很多學困生成績差并不是智力原因,部分學困生表現得十分聰明,但就是因為數學學習難度較高而產生懈怠并排斥數學學習。在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當將重點放在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鞏固上。學生只有在基礎知識上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從最簡單、容易的數學知識和概念著手,學困生才能掌握較多的知識。當學困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時,教師應予以鼓勵,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這樣才能保證其用良好的心態進行接下來的學習[2]。
當前,很多農村初中學困生容易被外界所影響,又不會合理地對自身的學習時間進行規劃,這樣便使得自己的學業逐漸荒廢,從而造成較大的差距。數學課程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該門學科的邏輯性和關聯性較強,單憑幾節課認真聽講根本無法提高學習成績。教師可以將成績較好的學生組織起來,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優等生帶動學困生學習,使學困生能夠感受到良好的氛圍。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困生對已有知識進行回顧,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為了鞏固學習效果,教師通常會準備較多的練習。很多學生即便每天都在進行數學練習,但是大部分做的都是自己會的題,短板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這些練習題有時似乎并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基于此,農村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練習內容。除了大部分的基礎內容之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學困生的情況制訂相對應的內容,并且對學困生進行特殊的照顧,一定要加強對學困生基礎知識的鞏固,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全面性,指導學困生將學過的知識進行統一回顧,通過這種有效的措施,幫助學困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3]。
農村初中學困生的出現,導致初中生的學習成績差別較大。同時,初中數學又是成績差距最明顯的一門學科。基于此,數學教師必須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從基礎知識、學習小組建設以及個性化的授課方式開始轉變,保障農村初中學困生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