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財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安遠學校,甘肅武威 733203)
從教學實踐來看,初中生的計算水平對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有著一定的影響。但從當下的教學情況而言,受教師、家庭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困生的計算能力非常薄弱,經常出現算法錯誤、計算速度慢的情況。為了有效解決這類問題,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進行培訓,使其采用合適的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方法過于“貧瘠”,尤其是計算練習的方式,單調、呆板,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對這門學科的興趣。而且,教師的教學方案缺乏創新性,學生只能機械式地重復,沒有對計算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同時,部分教師對答案也只是做簡要的概括和評價,沒有從根本上指導學生如何掌握這些計算方法,使得學生無法將知識運用到解題中。
對于農村學生而言,家庭教育水平比較低,部分家長不重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學生回到家以后,家長只是象征性地詢問教師是否留了作業,而不會關心他們在學校中的真實情況,對于學生的輔導工作更是無從談起。再者,農村的留守兒童較多,學生在小學時的計算能力比較弱,剛剛升入初中的時候,對于復雜的知識更是從無下手。這也是學困生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農村大多處于偏遠的鄉鎮,當地存在諸多的網吧、游戲廳,管理上不嚴格。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自制能力比較弱,經常出入網吧,有的甚至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沾染上許多壞習慣,導致他們無法將心思放在學習上。此外,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學校硬件設備滯后,教學資源脫離時代的發展需求,這也是學生計算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數學學習的重點在于計算,這是學生知識發展、延續的手段。初中生通過有效的練習,要強化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擴展自身的思維空間,這時計算的規范性顯現出它的應用價值[1]。借助準確的語言表述風格,引導學生計算一些數學問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這可以減輕學困生的負擔,增強其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強調計算的準確性。再者,每位學困生自身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因此,要保證學困生可以向教師敞開心扉,這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計算水平。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給予學困生必要的肯定,增強情感教育,這樣才能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針對學困生計算習慣上的問題,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培養他們的耐心和細心,使其盡量降低犯錯的概率。例如,1/2 +1/4 +0.62,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計算題,但有時候越簡單,學生出現錯誤的概率越高。實際教學時,教師首先應引導他們計算1/2 +1/4的結果,然后計算后面的小數,而在計算的時候,可以將小數轉換為分數,0.6 可以轉換成3/5,當然也可將前面的分數轉換為小數計算,從而有效避免學生在心算的時候出現問題。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盡量扔掉一些輔助性的計算工具,確保學困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可以在短時間內計算出正確的答案。
家庭教育在農村學困生的成長和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也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支持。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家訪、家長會等方式,加強和學生父母之間的聯系,教授給他們一些正確的教導方法,使他們不只是關注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起居,還應該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注意孩子在每個階段的變化情況。由于農村條件有限,有些家庭可能還沒有使用智能手機,這就導致班級群的建設存在一些問題。這時候,教師要轉變思路,采用計算冊的方法。首先,在課堂上選擇2~3 道計算題,練習的時間控制在8~10分鐘,然后讓家長參考答案進行批改。計算冊的布局要合理,便于統計和評價。學生完成一頁,家長計時,接著進行評價。對于那些錯誤的題型,要在計算欄中標注出來,分析原因,然后在每周五的時候將計算冊上交給教師進行檢查。教師主要是對正確率、批改情況進行總結,并將學生、家長的參與情況考慮在內,給予他們必要的反饋。
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分門別類的方式。當家長發現孩子的計算能力比較薄弱時,就要聯系教師,確定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然后實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孩子的計算能力都有所改善。而且,進行方法指導的時候,教師要讓學困生將錯題整理到一起,對知識進行分析,并內化到自己的腦海中,這樣才能將錯誤率降到最低。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網絡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政府也應加大資金投入,方便學校將多媒體設備引入教學中,讓教師借助一些輔助學具開展相應的數學教學工作。對于農村初中生而言,他們對于外界的認知比較淺薄,教師可以將教材上一些比較復雜的方程式、計算步驟利用多媒體的方法展現出來,這樣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能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意識到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設備,不可以完全代替整個課堂教學,所以要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不要將數學計算教學當作多媒體的展覽。
例如,在某道中考題的計算中:已知起重機的桿長是20m,仰角的水平主要是在45°~60°之間,左右會在120°中轉動,嘗試求出起重機起吊的高度是多少?在工作范圍以內,會呈現出怎樣的形狀?由于這道題比較抽象,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更是比較困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整道題采用動態的方法演示出來,拖動鼠標的時候,起重機就會移動,學生也能在直觀的圖像中求得扇形的面積。計算這類問題的時候,借助一些輔助設備開展教學工作,往往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農村地區條件有限,而且家庭教育水平較低,如若學生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師資隊伍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就會導致學困生的數量增多。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的計算水平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學中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銜接工作,給予學困生必要的幫助,讓他們逐漸喜歡上計算,從而提高數學成績,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