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周
摘 要:小學一、二年級是同學們正式學習理論知識的第一扇門。這個時期的同學們往往存在專注力比較欠缺等問題,對于老師日常教學開展工作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數學學科需要同學們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導致同學們經常上課不認真聽講。此篇文章針對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程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展展開深入剖析,提出以下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教學;數學教學;傾聽能力
引 言
新的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的課堂聽力能力做出了新的要求,低年級的同學可以聽懂其他人講的話語或者是故事,培養注意傾聽的習慣。聽力能力分為兩方面,一是,認真傾聽其他人講述的本領;二是,領會其他人傳達信息的本領。所以聽力和領會是傾聽能力的基礎。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老師要營造使同學們感興趣的傾聽氣氛。利用語言的魅力,讓同學們喜歡傾聽、學會傾聽,從而提升自身的傾聽能力。
一、老師授課時要有激情
老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能不能馬上帶動同學們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讓同學們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和老師的講課激情有密切的關系。老師是開啟同學們學習生涯的鑰匙,極大的影響著今后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們。這個階段的同學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路,一般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假如把自己富有激情的語氣、和善的笑容和認真的肯定加入到自身的課堂中,這樣同學們就會被老師的熱情深深的感染,更興趣、更渴望聽到老師后續的授課內容[1] 。假如老師上課的時候平平淡淡、授課語氣沒有任何波瀾起伏,這樣同學們同樣就會感覺沒有任何趣味,長此以往,有的同學可能就會由于老師上課時的情緒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反而更加無法去傾聽。因而老師在上課前做一些適當的準備工作,比如自我內心疏導,自我暗示忘掉自己的數學教學任務,面對鏡子進行自我調節,讓自己充滿正能量再踏進教室。長此以往,同學們喜歡老師的授課方式,隨之也養成了傾聽習慣。
二、對學生開展傾聽能力專項訓練
在平常授課過程中,強化聽力練習,例如聽算練習、聽寫練習等,可以提升學生們整體的傾聽水平。其中聽算練習是最簡單直接培訓同學們認真聽課的形式。老師在授課過程要不斷添加新的環節,在聽算練習開始前和同學們講清楚聽算規則和小禮物的獎勵依據。在小禮物的吸引下,同學們就會更加喜歡聽算的形式,在聽算過程中聽的更清楚,記的更準確。這樣不僅僅鍛煉同學們計算能力,更是培養同學們的傾聽能力,讓同學們在認真聽講的過程中進行聽清楚,記準確、算正確的培訓[2]。
再例如,在進行口算訓練的時候,教師說題目,讓同學們說出計算過程和結果;老師在教同學們數學讀寫的時候,可以利用老師讀數學生默寫或者是學生讀數學生默寫的方式。讓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傾聽并自己思考的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老師長期的指導和訓練,好的傾聽并思考的習慣是同學們以后成功道路上不可獲取的一部分。同學們逐漸體會到傾聽的樂趣時,在之后老師授課的過程中既有激烈探討、辯論的情形,也會出現認真傾聽安靜思索的場景。讓同學們掌握傾聽的技巧,讓老師授課過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同學們受用一生。
三、有趣的課堂引入
課堂引入是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吸引同學們眼球,讓同學們體會到課堂魅力,讓同學們從被要求聽轉變為主動聽的關鍵環節。要想是同學們能夠馬上被感染,體會到課堂的樂趣,老師就得更加深層次的談論課堂引入的方法。例如,問問題、玩游戲、講故事等不一樣的引入形式都會產生不同的課堂反應。老師要從同學們的興趣出發,科學的規劃課堂安排,這樣才能讓同學們主動認真傾聽。比如,老師在講述三角形、四邊形等知識前,提前和同學們進行看圖形猜名稱的游戲,讓同學們盡量想象出課前自己了解的圖形,從而認真聽其他同學描述的形狀,游戲結束后獎勵回答最多的同學小禮品[3]。玩游戲是小學生參與度比較高的活動,再加上小獎品的吸引,就會有更多的同學去認真聽,積極回答。老師在每一次教學的時候引入新形式,長久以往,同學們就會由于對于下一堂課的新奇,自然而然就會形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興趣是每個人啟蒙老師,還可以從同學們了解的社會情況角度考慮,利用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設立與低年級同學相匹配的課堂場景,讓同學們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樂趣,進一步讓同學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趣味。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教學的時候,想要加深同學們對人民幣的認識,老師可以設立在商店買東西的情形,同學們分組模擬收銀員和顧客,利用模仿顧客結賬的過程,讓同學們真實的體會到計算、付錢、找錢的情形。同學們體會到日常生活中自己了解的情形,進一步增加了同學們渴望學到知識的訴求,更激發出了同學們傾聽的興趣。
四、讓學生學會聽懂老師的要求
低年級的同學特別是剛入學的同學,他們在數學課堂上的聽課程度,有一大部分因素是同學們對課堂內容的感興趣程度。在課堂上要給這個階段的同學提出要求,讓他們聽從老師的要求。由于聽不懂老師的要求,課堂上總是出現老師一直在講課,同學們呆呆的望著黑板,或者是做一些和課堂沒有關系的事情。若想改變上述現狀,首先要讓同學們聽懂老師的要求,讓同學們喜歡上數學課,老師可以采用一些和他們認知水平較為接近的題材。比如,在教同學們數數的時候,在卡片上畫上動物的圖片,讓同學們有興致的數,一只老虎、兩頭獅子、三只松鼠、四只猴子等。盡可能的選用同學們感興趣的教學題材,這樣更有助于同學們學會聽懂老師的要求。
五、讓學生學會傾聽的具體方法
假如要求低年級的同學上課必須要集中精力、用心聽講,他們是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在日常課堂的教育就要求用“5心”來認真聽課,分別是專心、耐心、虛心、用心和細心[4]。要專心聽其他人講話,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討論;其次是在其他人講話的時候,不能隨意打斷,要等對方說完再講話;然后是在其他同學說明不一樣看法的時候,要虛心傾聽,改正自己錯誤的想法;再次,如果聽到同學們的建議時,要用心思考,不能隨便跟風,做到邊聽邊思考;最后,在其他同學發言時,要仔細聽講,一是發現同學是不是用錯詞,二是老師可以讓同學們對上一位發言的同學進行點評,讓同學們在別人看法的基礎上思考出更新的看法。例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采用對于同一道題目存在不同解答方式時,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自由發言,從不同的角度解答問題,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提出新的思路等方式。
小學生剛入學低年級階段是開啟理論知識積累和理性思維培養的基礎環節,這一環節中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直接影響同學們進入高年級階段后數學學習進度的跟進,老師要注重培養同學們傾聽習慣,最后根據同學們的喜好,把更多生活題材引入到課堂之中,引發同學們上課傾聽的興趣,同學們慢慢就會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參考文獻
[1] 陳麗鳳.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課堂傾聽習慣培養的對策[J].新課程·上旬,2018,(1):82.
[2] 金明強.小學數學教學中低年級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5,(11):109.
[3] 黃紅.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課堂傾聽習慣培養的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15,(4):46-46.
[4] 王慶一.淺談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8,(56):90.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56.084.
課題名稱:《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研究》? ? ? ? ? ? ? ? ? ? ? ? ? ? ?項目編號:HJG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