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劍波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業壓力增大,初中的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初中生正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傳統的教學模式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而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從學生熟悉的角度進入切入點,來啟發學生學習,提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即是從“構建生活情境,明確教學內容”“提出生活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和“布置生活作業,加強生活實踐”三個方面,對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論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我國學生必須學習的重點學科,我國很重視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況,學生學習數學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數學思維的鍛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去努力。初中的數學課堂教學要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生活當中的實例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通過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也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認為想要做好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構建生活情境,明確教學內容
數學教師在展開數學知識的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建造良好的生活情境,來聯合數學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理解數學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數學當中的知識點,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而將數學引入到生活中,可以建立學生在生活與數學當中的聯系,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
例如:在教學“正數和負數”這一教學內容時,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今天天氣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相差是多少嗎?”學生:“最高5攝氏度,最低是-5攝氏度,那就是相差10攝氏度。”老師:“非常好,可以看出溫度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學生:“這就是正數和負數嗎?”老師:“對的,正數和負數的產生和發展還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在原始的社會時,人們進行生產活動時,總要和野果打交道,這時人們計算剩余多少果子和吃掉多少果子,都是用繩子打結和籌碼計數的,剩余多少果子是打一個節,吃掉多少果子拆掉一個節,這樣古人就對自己的食物有所了解啦,這就是最初的正負數。”學生:“老師,原來正負數的作用這么大呢?”老師:“正數和負數的作用遠不止此,現在我們將數前面加﹢叫做正數,在數的前面加﹣叫做負數,同學們明白了嗎?”學生:“明白了。”
二、提出生活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在新課標的不斷推進下,教師所要教學的知識點變得多且復雜,學生理解較為困難,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當中的內容,通過相關的生活常識對學生進行提問,來促進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知識點的記憶,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減法”這一教學內容時,老師:“同學們,你一共有4個正能量,由于情緒你消耗掉3個負能量,你是不是只剩下1個正能量了呀?”學生:“怎么正能量被抵消3個變成了1個3?”老師:“是的,這里你就可以看成4個正能量加上3個負能量那就變成了1個正能量,那也說明什么?”學生:“那就是4-3也可以看成是4+-3。”老師:“非常好,但應該要注意-3要加長括號,比如5+-4,-4應該怎么辦啊?”學生:“加上括號。”老師:“好的,那我們5-2可以看成什么呢?”學生:“5-2可以看成5+(-2)。”老師:“對的,所以我們用字母代替一下就是A-B=A+(-B),同學們,明白了嗎?”學生:“明白了。”老師:“剛才的這種做法,形象地來講是都是把減號當成是負號,給后面那個數,再在中間擠上一個加號,由此可見,有理數減法其實是化成加法來計算的。還記得這種數值一樣,符號不一樣的數叫啥數嗎?”學生:“相反數。”老師:“對嘍。這種減去一個數就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數,明白了嗎?”學生:“明白了。”
三、布置生活作業,加強生活實踐
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由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老師可以對學生在講授知識點后,讓學生去聯系生活,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加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數學當中的知識點,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完“正數和負數”這一教學內容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先行進行觀察,然后去記錄一周的天氣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記錄,并計算出每一天的溫差。同時,老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一組學生去觀看一場數學知識競賽,要求學生進行記錄,答對一題得到10分,記成+10分,答錯扣10分,記成-10分,計算出每隊的總得分情況。另外一組去了解超市新聞進行分析,超市一個月的盈利情況是多少,虧損情況是多少,計算出超市經營狀況如何。
總而言之,將生活化教學方法引入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促進學生自主地思考與學習,教師要不斷地去嘗試對學生有利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學習數學更快速,要始終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知識點進行數學學習的切入點,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去感受數學帶來的自信,將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當中,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曉斌.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20(18):105-106.
[2]湯碧云.如何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J].當代教研論叢,2020(0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