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平
摘 ?要:高段年級的閱讀能力培養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能力培養環節,通過高效地培養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這對于小學生升入初中教育階段是極有幫助的。普遍來講,現在的學生有點偏重于書面標準化、格式化表達,缺乏這方面的對話能力。同時,部分老師也存在忽視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培養,本文將針對這一教育局面提出問題與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高段閱讀;對話能力
引言:
在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會重視書面知識與提高卷面分的技巧,輕視學生對話能力培養與與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然而,教師的責任不止于帶領學生掌握課本,提高成績,更多的是育人樹人,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課本之外的其他技能。對于語文這一科目來說,和讓學生掌握閱讀解題思路、學會慣用答案套路、被動接收知識相比,讓學生學會一項利于人生長遠發展的技能,即在主動學習中學會溝通,提高對話能力是一個更為明亮的教學方向。
一、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現狀以及存在問題
由于受我國多年來一直沿襲的傳統式教學風格的影響,在我國語文小學高段閱讀教育過程中,教師多習慣于沿用老舊、標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只漂浮于尋求正確、標準、得分點最高的答題思路的表面,而忽視對學生深層次的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一局限性在一方面不僅是壯大了教師的懶惰風氣,即教學模式不與時代相結合、不與學生實際情況相對應,在另一方面更是培養了一群“毫無生機”的考試機器型學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也會消磨掉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是不利于往后初中、高中課程的學習。
二、培養學生對話能力的意義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初學語文閱讀時,最為重要的不是固定思維,追逐標準答案,更為要緊的是培養邏輯思維與組織對話、語言的能力,為以后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良好的對話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結交良友,開闊交友之道。現階段來講,我國需要培育一群有主見、有學習能力、有交際能力的祖國花朵,因此,培育與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教育任務。
三、培養對話能力的相關措施
(一)教師改變教育模式
拒絕墨守成規,拒絕生搬老舊教學模式。作為一名富有職業道德的教師,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對學生的重大影響,發揮自己最大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的教育模式,取傳統教育模式之長,去傳統教育模式之短[1]。同時,在自己的教學風格中帶點個人色彩,例如開啟專門的課堂討論小組,在針對課本閱讀專欄部分開啟“眾說紛紜”模式,使每一個學生都暢所欲言,再最終由小組內部選取總結概括對話最好的同學進行發言,并予以鼓勵,激勵學生培養對話能力的欲望與熱情。
(二)游戲課堂教學模式
童真、多動、愛玩是學生的普遍特征,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針對性地開啟游戲課堂。當遇到一些有趣、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性高、與學生共鳴性高的文章時,教師完全可以截取片段進行游戲課堂教學。比如,在《故宮博物院》一文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本文是一篇描述故宮博物院的文章,教師可以給學生二十分鐘,默讀文章,并依照文章所描述的部分進行繪圖,制成一張“故宮博物院一日游導圖”,然后老師再對學生的繪圖進行評價,針對具有象征性的部分與原文進行結合講解,既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使學生專注課堂,打造高校課堂的范圍。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一一上臺解說,提高學生的現場語言組織能力,間接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
除了請學生上臺講解與教師學生互動環節之外,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啟小型辯論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針對一個具有辨證性的問題:小學生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教師對于持不同意見的學生進行分類組合,開啟“1v1辯論接力模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與真實想法暢所欲言。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學生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將閱讀學習時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在快速地組織語言前后語句的邏輯關系與因果關系的同時,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2]。
當學生學習課文中的對話模式與語言節奏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與此同時,學生也可以借助優秀的文章積累到一些詞匯與好詞、好句,方便對話練習的使用。比如在講解《少年閏土》一文時,教師可以在講解文章背后思想主旨的同時,講述全文對話的布局與結構、語言組織的巧妙,魯迅與少年閏土一同捕鳥的對話中“掃”“支”“撒”“縛”“拉”“罩”這幾個動詞精準地描繪了捕鳥的動作與場景,簡練地概括提取關鍵詞后再反過來觀察動詞的修飾語、擴充詞,可以更深層次地學習有質量的對話內容。
四、結束語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與練習可以使學生受益一生,教師要負起責任,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監督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對話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傳明.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實踐分析[J]. 吉林教育,2017,000(046):P.120-120.
[2]曾麗. 開展批注閱讀,張揚學生個性——小學語文高年級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 課程教育研究,2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