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紅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托思維可視化進行識字拓展;利用思維可視化列清素材清單,實現話題選材的思維可視化;可以繪制內容導圖,實現內容構思的思維可視化;可以引入例文片段,實現知識運用的思維可視化;可以提煉結構化板書,實現習作策略的思維可視化。這些思維可視化策略,能夠有效重構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在思維的發散、聚合、轉換和遷移中獲得習作的自信和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可視化;課堂效率
一、思維可視化概述
1.思維可視化的定義
思維可視化是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技術把本來不可視的思維(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被可視化的“思維”更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傳遞的效能。
2.概念的由來
思維可視化概念是華東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主任劉濯源首先提出,他是思維可視化教學體系的創始人。思維可視化研究歷時十年,更側重于知識表征背后的思維規律、思考方法、思考路徑,在可視化的過程中更強調對思考方法及思考路徑的梳理及呈現。
3.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與思維可視化相關的研究主要來自于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管理學等領域。國外在這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側重于“方法論”與“工具化”。例如:20世紀60年代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發明出思維導圖這種高效的筆記形式;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明的魚骨圖(或"因果圖")等。
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體現為理論的提出及單一技術的教學實踐應用。例如:北京師范大學林崇德教授提出的“思維型課堂”概念和基本模式;北京師范大學知識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的“知識可視化技術”,并開發了“易思——認知助手”軟件。另外,國內各地也有一些教育研究機構及學校在探索相關技術的教學應用。全國的教育專家一致認為,思維可視化對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師的教學品質具有關鍵性作用。
4.思維可視化的應用價值
運用思維可視化實現師生之間的思維互動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的角色應該由知識的灌輸者、傳授者轉變為學生思維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參與者;學生的角色應該由單一的知識接納者轉變為主導課堂的主動參與者和創新者,學習方法的踐行者和體驗者。伴隨著雙方身份的變化,思維可視化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融入課堂的積極性,使教師能夠明確掌握學生已有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在深度交流中拓展和創新知識,使教師與學生在思維交流中共同進步。
二、部編教材中出現的思維可視化種類
我瀏覽了部編版1-6年級12冊語文教材后,發現課后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可視化工具,例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運用思維導圖完成部首識字;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運用了思維導圖復述故事;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運用流程圖來介紹紙在各個朝代的發明過程。
三、思維可視化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課例
1.從閱讀方面來說,思維可視化圖形可以成為教學過程中的支架,降低學習難度
課標對第三學段提出的要求是: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例如,在講授民間故事時,運用神話傳說卡牌,理清故事發展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有趣且清晰地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文章主要內容。概念圖、情節梯、氣泡圖、魚骨圖等思維可視化工具,讓我們對思維可視化有了深入理解。
如《牛郎織女》一課,可以巧妙地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中的人物關系,使得復雜的人物關系變成可見的圖文,幫學生理解思路,梳理故事情節,理清故事的發展變化,使得學生對較為復雜的故事有清晰的思路,為后面創意復述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麻雀》教學中,根據單元語文要素和本課的學習內容,提煉出結構化板書,實現教學可視化。這樣的板書,思路清晰,比語言贅述更能讓學生理解。
2.從習作方面來說,思維可視化可以整理寫作思路并形成框架
課標對第二學段提出的要求是: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怎樣借助思維可視化去完成這些教學內容呢?
通過教材中的習作提示(旅行、夢想、創意、閱讀、種花、誠信),將其中對自己有啟發的話題補充到“素材清單”中,從而形成一個基于“生活體驗和習作提示”相互融合的選材全析圖。有了這份選材全析圖,學生就能基于自己的生活經歷、生活體驗,從最想分享的角度展開選材。將“看不見”的習作思維加以可視化教學,幫助學生挖掘與盤整知識背后的思維方法和路徑,并加以練習掌握,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3.識字教學方面
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中,運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構詞。例如,以“火車、馬車、汽車”等“車的種類”角度組詞;從“上車、坐車”這樣的動詞角度組詞,或從“車箱”這樣車的部位組詞,幫助學生明確不同的構詞方法,使其組詞的思路得到拓展。思維可視化在啟發學生思維過程中,具有語言難以達到的效果。
總之,思維可視化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有效認知策略。新時代教師要緊跟教學趨勢,重視思維可視化工具,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讓思維可視化工具成為語文教學策略的支架,成為老師們教學的利器。
參考文獻:
[1]魏江北. 促進思維發展與提升的語文課堂提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20.
[2]后宏東.關于小學語文思維可視化課堂構建思考[J].考試周刊,2020(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