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萍
摘?要:文章以小學生作文教學為研究對象。全文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我校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提出促進學生作文水平進步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師;小學生
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要項目,更是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的知識難點。學生寫不好作文,害怕寫作文這種情況更是常見。因此,教師要深入分析其中的根源問題,采取相關措施予以化解。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是小學語文的高學段,此時學生經歷了數年的語文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基礎和相關能力。所以,此時我們就要著重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這不僅是因為學生已經具備相關學習基礎,更重要的是語文作文的學習將在學生的整個求學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
但是我校在開展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第一,作文教學工作沒有實現專題化。作文是語文學科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作文成績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整個語文成績。所以在小學時期,教師開展教學時必須重視這一部分的內容,通過設置專題的方法系統化講述有關作文寫作的知識。但是當前階段,我校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卻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根據語文教材的知識排列規律,一般在每個單元結束后才會涉及到一篇作文的寫作。但也正是因為作文出現的位置是在學生學習整個單元知識之后,并非存在于某個單元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所以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時,幾乎不會把單元總結作為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實施工作。教學時間的相對不足,也就導致教師不能把有關作文寫作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即便傳授了全部知識,整體的教學速度也是比較快的,學生也很難實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學生的作文練習量一直得不到有效保證。作文水平的真正提升需要的是理論結合實踐的具體方法。僅僅重視理論或實踐這其中一種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果。所以在當前階段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給學生充足的練習保障。眾所周知,當學生在學完一個單元的所有課文后進入總結部分時,才會接觸到一篇作文。而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進度是相對較慢的,略讀課文可能一節課就會講完,但是精讀課文往往需要兩個甚至三個課時。學生完成一個單元所有文章的學習所需時間較長。時間跨度較長導致學生作文寫作的機會減少,練習量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學生作文能力非常一般。
二、提升作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存在作文講解方式不科學和練習數量得不到保證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從這兩個問題著手開展以下教學工作,實現作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作文能力的全面發展。第一,作文講解的專題化設置。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把作文這項內容作為一個單獨的講解專題并留出充足的時間用于開展教學工作。比如當某個單元所有的文章都講解完成后,教師要單獨安排一節課給學生做一次單元知識講解回顧和總結,讓學生把本單元學到的所有文章知識一起回顧復習一遍,這有利于鞏固學生知識,提升學習能力。而另一方面針對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單元總結中的作文題目,教師更要尤為注重教學工作,向學生講述作文寫作的一般方法、基本結構和要求,并親自朗讀相關范文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在學生充分熟悉了相應的文章主題寫作后,教師把該文章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并要求他們按時完成。作文教學工作的系統化和專業化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作文的重視程度。第二,作文練習工作的高效開展。在語文教學中我發現有極個別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理論掌握非常專業,但是真正要求他們動手寫作時,交出的文章質量卻非常一般。理論與實際存在如此巨大的沖突,主要是因為在作文寫作時他們缺乏練習。如果我們在今后的文章教學過程中把練習量的提升作為一個重點,那么此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便會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作文練習量的加強,首先體現在學生寫作文的時間間隔不斷縮小。例如,原來學生每兩周寫一篇作文,現在要求他們每一周寫一篇作文。寫作時間間隔的縮短可以讓學生意識到作文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重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比如在人物寫作時要著重描述人物的外表,并結合具體的事件突出文章對該人物持有的觀點是還是批判。作文寫作技巧的傳授也要貫徹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一股腦地傳授學生大量的寫作技巧,他們也未必能夠充分掌握并靈活應用。
三、結束語
作文是學生求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寫出一篇高質量的作文,不僅能彰顯學生本人良好的學科素養,同時也有助于增強語文能力,提升學習成績。所以在今后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客觀認識學生的寫作問題和訓練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解決,以此促進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進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