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策
摘?要:美術在傳統文化當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乃是無數文人雅士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我國只有在對文化進行傳承期間對精華進行汲取,不斷推陳出新,這樣才可推動文化發展。而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之中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可以讓兒童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以及弘揚,這是美術教師應當承擔的重要責任。本文在分析小學階段美術教學期間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對小學階段美術教學期間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的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對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傳統文化藝術
我國擁有悠久文化,其中含有的藝術教育有關資源非常豐富。所以,教師需要從傳統文化當中吸收凈化,同時在實際教學當中對這些精華加以運用。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之中,教師對于傳統文化加以滲透,除了能夠讓兒童對美術知識加以掌握之外,而且還能對文化進行繼承以及發展。尤其是在新時期,美術教育是讓兒童對傳統文化加以繼承,并且對古今中外的藝術文化展開研究,進而對這些文化加以整合、開拓、對比以及創新學習。
一、小學階段美術教學期間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的重要意義
美術在傳統文化之中占據重要位置,是數千年來無數文人雅士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現存的美術作品對我國文明發展具體歷程進行了記錄,并且展示出了文人雅士以及勞動人民具有的較強創造力,同時也凝聚了中華民族把愛國主義當作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對后人產生深遠影響。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當中,教師需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這是對傳統文化進行弘揚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也是對兒童實施美育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小學階段美術教育當中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能夠促使美術教育實現多元化的發展[1]。現階段,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主要注重提升兒童的美術技能,缺少對于兒童審美能力方面的培養。
針對小學生來說,其難以對美術作品具有的藝術價值加以理解。同時,在美術教育當中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能夠對美術課程具有的內涵進行豐富,美術作品是對于文化現象的一種呈現,所有美術作品當中都蘊含一定文化價值,通過對美術作品進行分析,兒童能夠對繪畫知識及技巧加以掌握,同時還能對其中蘊含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因此,在美術課程之中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能夠讓兒童對文學、藝術、人文、歷史以及政治方面知識加以了解。
二、小學美術課堂中傳統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實踐教學
平時的美術課我們是這樣上的,就是坐在位子上聽老師講課,聽老師去講述那些我國的傳統文化,然而老師能給學生講的就是那些死板的課本理論知識,教師不僅要做這些,而且還要讓學生們去動手實踐,讓學生自己去體驗美術藝術形式和其中蘊藏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我們的下一代去繼承和發揚。
(二)教師缺乏傳統文化滲透意識
在我國大多地區的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只是向孩子們灌輸書本上的死知識,并沒有把我國傳統美術文化的精粹融合到書本里去。老師們應該主動搜集相關資料,并把這些資料融合進當代學生學習的課堂,讓學生們去理解,讓課堂不再死板僵硬,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知識的掌握。
三、小學階段美術教學期間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的策略
(一)通過名畫欣賞對傳統文化進行感悟
不少名畫當中都蘊含著創作時期具有的文化以及精髓,對這些作品進行欣賞,可以讓兒童對繪畫歷史加以深入了解,并且還能讓兒童對傳統文化加以體會。課堂之上,美術教師除了要讓兒童對繪畫技巧加以掌握之外,同時還需讓其對作品具有的歷史背景進行了解。只有這樣,才可讓兒童對作品當中蘊含的文化加以了解[2]。而對作品進行賞析以及了解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其認知能力,促使其對傳統文化進行獨立感悟。例如,針對《蝦》這個齊白石創作的作品,教師可讓兒童進行欣賞,讓兒童了解齊白石創作這部作品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畫風特點,進而通過學習讓兒童對其中包含的精粹加以掌握。
(二)重視兒童的創造性
人們進行藝術創作的一個重要靈感來源就是現實生活。進行美術賞析期間,美術教師需在教材當中融入現實生活,引導兒童對現實生活進行感悟,在實際生活當中對美好事物進行觀察,同時將傳統文化集中到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讓兒童可以在現實生活當中對美術具有的靈魂加以感受。例如,在進行臉譜教學期間,美術教師可先讓兒童對臉譜的產生以及演變進行簡述,之后讓兒童發表意見,在課堂之上進行師生以及生生交流,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在最后,美術教師可帶領兒童進行臉譜繪制以及制作。美術教師將臉譜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除了能夠激發兒童學習期間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之外,同時還能對文化進行有效滲透,讓兒童對臉譜進行深入了解,激發其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把美術教學和現實生活間的聯系
一直以來,在兒童學習當中,教師都扮演示范者以及啟發者的角色,通過不同創意來提升兒童的創造能力,并且使其進行自主學習,為其創設充足的思考空間,這樣有助于發展兒童思維。臉譜文化乃是國內戲曲演員進行表演期間,在臉上繪制的圖畫,這屬于舞臺演出期間的化妝藝術。針對不同表演藝術,臉譜情況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生與旦的面部妝容比較簡單,只需略施粉黛,而丑行與凈行的面容較為復雜,尤其是凈,一般都要化濃妝,而且圖案復雜,被稱之為花臉。在戲曲當中,臉譜指的主要是凈具有的面容繪畫。教學之前,美術教師可對相應器材進行準備,讓兒童對制作資料進行自主搜集。課堂之上,美術教師可把兒童進行合理分組,通過小組形式對臉譜制作方法進行討論[3]。在此期間,美術教師負責維持課堂紀律,這樣一來,課堂教學把傳統文化當作核心,讓兒童對臉譜及背后的文化進行了解感悟,并且可以讓兒童通過動手操作來對中華民族具有的文化精髓加以體會。
三、結束語
綜上可知,在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學之中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傳統文化可以拓展兒童事業,對其創作靈感進行激發,并且讓兒童在學習期間不斷汲取養分,對相應的繪畫技巧以及素材加以把握。教學期間,美術教師可通過名畫欣賞對傳統文化進行感悟,重視兒童的創造性,并且把美術教學和現實生活間的聯系,以此來培養兒童愛國精神,讓兒童學有所成,并且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陳運南.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陶藝教學芻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50.
[2]王夢嬌.小學美術教學中繪本制作方法的拓展與延伸[D].沈陽師范大學,2019.
[3]李羽卉.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傳統文化教育新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