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路路 李偉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紙質教材不能完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不能充分的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教學模式。“互聯網+課堂”背景下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基于此種背景和技術支持,主要從培養目標、培養思路和及培養具體內容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教師的個性化教學相結合。
【關鍵詞】線上課堂 自主學習 個性化教學
一、總體目標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基于線上教學平臺的研究與實踐,建立“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以移動端為核心工具、以線上課堂為載體”的課堂學習網絡,創造有利于個性化教學的課堂氛圍,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教學深度融合,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目標;才能培養學生學習創新能力,提高科學素養,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實現學生快樂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目標。
二、培養思路
1、教學資源獲取途徑的多樣化
在“互聯網+課堂,時代,知識的不斷更新使授之以漁的傳統的教學資源獲取膜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進步,基于移動端的的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的共享,讓老師和學生獲取教學資源的途徑更加多樣化。同時“互聯網+課堂”將單一的,固定的,灌輸式的教學途模式轉變為多樣化的,移動的,主動學習的線上教育模式。另外,各種在線教育平臺,如QQ線上課堂、騰訊會議室和超星平臺等線上教學平臺的快速發展,為教學資源獲取途徑的多樣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讓學生一對一個性化線上教學成為可能。
2、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實現個性化教學
面對教學環境從傳統課堂到現代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的轉變,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做到個性化教學。首先,教師在課前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學習層次和階段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線上教學管理機制,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進階型的知識點,讓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其次,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案和教學設計,例如:完成A層次教學任務且考核在80分以上的同學,可以向更高層次即B層次流動,完成進階型的學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現以線上教學平臺為基礎的的個性化教學模式。
3、轉變自身定位,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教育技術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學生是和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數字一代”的學生,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與互聯網密不可分,而且學生對紙質的教材越來越不感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師越來越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這要求我們必須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模式,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互聯網+課堂”背景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由被動的學習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在線學習者。教師可以利用便捷的網絡教學平臺設計個性化的教學界面,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各種互動教學活動,如:搶答、問卷和主題討論等激發學生的學期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轉變學習模式,依托互聯網開展MOM課程、微課課程、網易公開課程等各種優質的網絡在線學習模式,利用線上教學課堂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及時掌握最新的本專業發展動態,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更有效地學習先進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三、具體內容
1、課程內容設計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為了充分發揮線上課程的作用,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與知識的掌握程度,聯系實際,合理科學的安排線上課程,突出其實用性。首先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對課程的重難點有大致了解,如: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預習模塊可有針對性的設置視屏或問卷調查等形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其次,關注教學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遇到的課程重難點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惑”功能。最后,進行課堂的進階流動。對于第一階段次考核合格且考核分數在某個標準之上的學生,可以向第二層次流動,進行下一層次即進階的應用實例的學習;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學生,重點關注其考核不合格的原因,和他們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教師予以重點關注和指導。
2、活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線上課程的制作可以通使用ppt、速課、和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使教學內容和手段更加靈活多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方法上,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依托線上教學系統,教師可以設置在線搶答,主題討論和在線問卷調查等多種教學方法。如:教師可以采用討論式教學,在《出納實務》基礎篇中,教師提出合格的出納應具備的職業道德有哪些,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將小組討論結果匯總后,上傳到線上教學平臺,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上課時也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即列舉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如:《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將資產負債表類比成一個家庭的家底狀況;將利潤表類比成一個人的賺錢能力。靈活教學方法,活化教學內容,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在線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其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3、在考試方式上,注重實際能力的個性化考核
針對不同層的學生,實行個性化的差異考核,目的不是在于考核,而是為了區分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如: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主要考核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重點考核其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分層次的差異化考核,可以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如:對于《基礎會計》課程的考核,對于A層次即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重點考核其對會計原理和基礎概念的掌握程度;對于B層次即基礎較扎實的學生,重點考核其對于會計原理的運用。在有大數據支撐的“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教育學習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和課堂參與情況,使得注重實際能力的個性化考核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沈卉卉《“互聯網+”時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個性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基于微課程視角》.會計之友,2016(8):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