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虹 展領
【摘要】我國國際合作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關鍵期,這給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帶來了新的機遇。針對現階段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不足,本文從探索互相促進的模式、依托新媒體開展網絡化教學、為學生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機會等方面對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國際合作 大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途徑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大學生正處于學習積累的黃金時期,也是創新思維的不斷完善時期,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對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教育國際化的前景十分廣闊,國際合作為大學生提供了多樣的教育機會和平臺。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合作更好地開展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一、我國國際合作教育現狀
當前,我國國際合作的發展對教育事業的進步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隨著教育的不斷開放,國際學生交往、國際人才培養和國際人才引進等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出國留學為例,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增長8.8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通過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增進次區域教育合作交流,深化雙邊多邊教育合作,實施“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促進沿線國家教育合作。我國已與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16所高校與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17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2017年有31.72萬名沿線國家留學生來華留學,占來華留學總人數的64.85%。由此可見,教育擴大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國際合作教育的前景不可限量。
二、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不足
目前,國內高校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新教育,開設了很多大學生創新教育的課程,大學生意識到了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從而為大學生創新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國家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還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培養手段尚且單一。高校目前多采用“課程+實踐”的方式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一課堂主要是開始大學生創新教育的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教學大多由專業教師或輔導員來承擔,教師對創新能力的認知還有差距。實踐多采用學科競賽的方式進行,多是針對固定題目或范圍進行,對學生綜合創新能力考核不足。
2、教育內容更新較慢。在授課過程中,出現了授課課件和講義重復使用的情況,這其中的一個原因使用的教材沒有改版或新增內容,教師沒有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際情況增加相應的內容,使得教育沒有與時俱進。
3、培養過程不夠系統。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很多高校缺乏頂層設計,對培養的體系沒有系統的論證,培養過程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對于實踐部分,存在以成績為導向的思想,抓重點人進行培養,教育普及性不夠。
三、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教育面臨的機遇
國際合作使得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斷擴大,與世界各國交流也日益增多,理念不斷更新,平臺更加廣闊,這給大學生創新教育帶來了諸多的機遇。
1、提供了更多教育機會。國際合作背景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日益擴大,中國高校與國外高校的交流機會日益增多,很多高校派出學生到國外高校擔任交換生、短期訪學、夏令營等,使得大學生能夠與國外高校近距離接觸,教育機會不斷增多。
2、提供了更多新的理念。在國與國、校與校之間接觸和交流的過程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也不斷更新,使得國內高校有機會對國外高校的培養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可以更好地借鑒,從而改善已有的理念。
3、提供了更多實戰化平臺。除了前往國外高校留學以外,國內高校還與國外高校合作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舉辦國際化的學科競賽、開展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論壇等等,這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了實戰化平臺,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四、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思考
國際合作給大學生創新教育帶來了諸多的機遇,如果好好把握這些機遇,就會對我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積極作用,這就要對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進行深入思考。
1、探索互相促進的模式。國內外高校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相互促進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關鍵點。在這方面,可以“請進來”,請優秀高校傳授經驗,邀請專家來校授課、指導培養體系的論證和改善等;也可以“走出去”,派學生到國外高校訪學、共同完成課題等,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2、依托新媒體開展網絡化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拘泥于教師單純講課的方式,也不能只拘泥于本校的教師。當前新媒體技術發展迅猛,可以與國外高校聯合開發適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網絡課程,開展網絡化教學,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接受教育。
3、為學生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高校在校際交流過程中,要積極為學生搭建國際交流平臺,這些平臺可以靈活多樣,如可以派學生訪學、交流,也可以共同申報課題、共同完成相關課題研究、共享實驗數據和結論等等,讓學生學有所獲。
4、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機會。高校要積極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特別是與國外高校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實習基地、聯合實驗室等,也可以與相關組織共同舉辦學科競賽、開展學術沙龍、進行頭腦風暴等,讓大學生在創新實踐中提升創新能力。
五、總結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國際合作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迎來了新的機遇,在與國外高校、國外大學生的交流和國際平臺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EB/OL].http://www.nIoe.gov.cn)jyb_xINfb/gzdt_gzdt/s5987/201903/t20190327_375704.html
[2]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B/OL] .http://www.gov.cn/honIe/2016-04/29/content 50693ll.htm,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7JGB218), 廣西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810595145, 20191059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