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和教師越發地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而在學校教育中,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依靠各種學科進行依托。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了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前言:
現階段,核心素養成為了基礎教學領域的重點研究對象,更多的學校意識到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學習、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將核心素養融合在學科中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在初中開展信息技術,意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讓學生能夠掌握辦公軟件,繪圖等工具,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促進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便于教師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提升。
一、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
社會信息責任是指,處于信息社會中的每一名成員,需要在信息社會中履行規則和秩序,遵守道德規范,養成自身行為的自律,為信息安全與暢通所應盡的責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安全,網絡道德問題日益加重,在信息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社會信息責任意識,嚴格的要求自己以及提醒身邊的人,安全上網、文明上網。
(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局限,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所以在課堂上大量的灌輸學生的理論知識,指導學生操作,讓學生增加動手實踐的能力,但是卻沒有考慮到素質教育的初衷,培養學生多樣化的能力。基于核心素養化的初中信息技術,讓這門課程除了能夠增加學生自身的知識和技能之外,賦予了學生思想層次上的意義,讓學生加深了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個性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它所涉及到的專業特別多[1]。所以在這門學科中,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多樣化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新能力是現代化社會中,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也是能夠實現人才自我價值的必備能力。所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意識。
例如,在“圖像的處理”一課中,考慮到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對計算機有一定的基礎,對鼠標。鍵盤、顯示器等設備,以及一些常用的應用軟件也相對熟悉,所以對于本節課的電腦知道應用程序“畫圖”也有所了解。所以在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采取自主探究形式,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到學生手里,通過對繪畫的設計,來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為學生設定主題,完全由每名學生自行決定,讓學生們親手繪制不同的作品[2]。并且在作品中選出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讓他們講解自己的創作理念,以便其他學生參考學習。
(二)開展趣味性教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開展趣味性的教學課堂,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更多的快樂體驗,以此來激發學生主動探究信息技術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中引入小游戲,讓學生從游戲中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進行“掃雷游戲”,很多學生并不懂掃雷的規則,就是采取隨便亂點的方式來進行游戲。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探究游戲的規律,在思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告訴學習,掃雷游戲的正常運行,是因為信息技術的后臺代碼及算法進行支持。如果努力學習和探究,大家都能制作出屬于自己的游戲,以此促進了學生對于本學科的探究意識。
(三)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信息社會責任感
基于核心素養下,責任與義務是其中重要的組成元素。人們在享受到了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服務同時,也要對互聯網的環境承擔起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嚴格遵守信息社會中的法律法規、搞得規則、文明公約[3]。所以,在開展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為學生營造真實的網絡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進而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做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的好公民。
例如,在“信息安全與信息道德”一課中,教師可以導入網絡詐騙、網絡傳謠、網絡暴力等案例,讓學生提升保護自己的意識,不要隨意的在網絡上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也不要隨便點擊各種不知名的鏈接,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人身及財產的損失。并且通過案例讓學生明白在網絡上散步謠言,及在網絡上進行人身攻擊的危害性,讓學生能夠自覺保持作為公民的良好素質,學會承擔信息社會的責任。
(四)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擁有很強的個性化,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但是,從古至今,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彼此配合才能完成,所以讓學生養成合作意識對學生的成長發展非常關鍵。基于此,教師可以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交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例如,在“視頻的采集與處理”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探究合作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各項職責,共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可以通過現場拍段子或者在網絡上尋找可利用的信息作為視頻采集,再通過將視頻加工的方式,加上學生的創意,進行視頻的處理。在整個任務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們彼此配合,逐漸養成了合作的意識。
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當代社會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作為信心技術任課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學習、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不斷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平麗雅.讓信息課堂盛開核心素養之花——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30):23-24.
[2]石霞.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信息技術自主探究教學策略淺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1):85-87.
[3]戴亞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