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綺媚
摘要:現如今情境創設已經成為小學課堂的輔助手段,對數學課程的授課質量有著明顯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具有缺乏情境創設的目的性,教師對情景教學的本質認識不足和未擺正學習的態度。并提出加深教師情境創設的認識、創建真實的情境氛圍和增強師生互動等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
引言:
想要運用情境創設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依照核心素養下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數學教學的意境,幫助小學生不斷在情境中提出相應的思考與探究。因此,教師要積極遵循核心素養的內容,并列舉詳細周密的計劃,進而提升學生未來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意識。
一、淺析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雖然小學數學課堂運用情境創設鮮有成效,但是依舊會存在這一些問題,其中具體的問題如下所示:首先,教師本身缺乏情境創設的認識。對于情境教學的正確應用,部分教師對具體的情境創設內涵的認識依然存在的不足,并且運用情境教學時,根本沒有將里面的意義全面的釋放出來。直接導致小學教學出現偏差,輕者,情境教學創建失敗,眾多問題浮出水面;重者,直接影響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進而形成數學科目的厭煩心理。
其次,課堂情境創設的目的性匱乏。使用情境創設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小學生數學教學的質量,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數學科目當中。而教師作為小學生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其中的情境的引導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方向。一旦教師沒有將情境創設的目的性展現出來,就更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進而造成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最后,教師沒有端正學習的態度。由于部分教師的年齡偏大,學習新型情境創設的精力有限,再加上教師根深蒂固的想法與專業能力的不足。部分教師不愿接受不同的教學方式,而教育的態度也存在著得過且過、安于現狀,致使大部分教師喪失優秀的教學能力,局限自身的教育眼界[1]。
二、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加深情境創設的認識,提升自身的學習素養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人,要時時刻刻順應教育時代的發展要求,將自身立于教育的最前端,不斷地學習新時代的教學產物,一直抱有積極向上、渴望新型教學的學習態度。其中提高教師學習情景教學認知的方式分為以下方面,第一,教師本身的學習觀。數學教師應該給自身定下先進的學習目標,對于一些的新型教學方式都要有認真學習的信念,尤其是關于數學的情境教學方面。通過課本的內容,不斷地小學數學知識進行專研,進而夯實自身的教育實力,以免會被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所淘汰。第二,實踐教育。教師可以閑暇時間對數學的情境創設實施相應的教育實踐,只有通過重重的實驗研究,才能發現情景教育中的根本問題。教師應該不斷地積累經驗,積極發現數學教育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我的總結與反省,進而實現更深層次的教育方式改變。第三,學校方面。小學學校也應該重視此類問題,定期的數學教師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或者校內選取優秀代表,來宣講自身的應用經驗。較差的教師通過不斷地培訓,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原有的情景教學作風。
(二)營造真實有效的數學情境創設,體現課堂的生活性
情境創設的一切靈感皆是來源于生活,沒有生活情景教學的“靈魂”,所創設數學情境也是不完整的,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從現實的生活出來,在生活與大自然汲取數學教學的靈感。傳統情景教學方式皆是脫離實際生活,具體的數學題目也并非是真實的生活問題,單方面想象教育的傳輸是無法激起小學生的興趣。只有真實的創設數學題目,才能使得小學生感悟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并且教師必須讓學生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從旁協助,幫助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例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中的《克與千克》單元,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影響范圍稱重道具,根據題目中的物品進行測量。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實物,更好地幫助小學生了解稱重單位與實際的重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自主的測量想要了解的物品重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求知欲。
(三)善用“互聯網+”的核心技術,擴展情境創設的資源
目前是互聯網技術蓬勃的時代,數學教師應該將情境創建與互聯網兩者之間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情境創設為主、網絡教育為輔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的數學科目作出適當的改變。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網絡教學知識,熟練地掌握各種多媒體的教學軟件,以小學生為數學教育的主體,運用兩者的融合的方式,幫助小學生解決數學題目中的重點、難點。比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的單元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各式各樣的鐘表圖片——電子鐘、機械鐘,在網上觀看不同時鐘的轉動形式,之后運用真實的鐘表,教授小學生如何認識時間。此方法不僅可以擴展教師的教學資源,開闊小學生的眼界,而且能有效的改變數學教師的講課方式,提升情境創設的使用效率。
(四)強化師生間的情感,增加數學課堂的互動
數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授方式,不能一味的對小學生進行“硬性灌輸”,尊重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科學運用數學課堂的情境創設,改變傳統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強化數學課堂上的互動,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2]。在《認識圖形(一)》中,教師可以通過認識圖形,對學生進行提問,繼而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教師將授課完畢之后,可以與小學生融入在一起,幫助小學生制作更多各種各樣的圖形。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新課改背景的要求下,教師應該將核心素養與數學課堂的情境創設進行有效的融合。所以,教師本身應重視此類問題,善于發現創設情景中的不足與缺陷,定期進行自我調節,提升教師的行為意識,從而更好的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內在的數學潛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琴.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問題與改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153.
[2]蔣飛鴻.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問題和改進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