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 以現有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來看,這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學過程中存在盲點,教學與實踐相脫離,教學形式單一,以及對互聯網的應用不到位等等。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給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帶來了新的挑戰,所以高職院校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通過一步步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來為社會打造更多的人才。
【關鍵詞】 “互聯網+”? 市場營銷? 人才培養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課程體系有待規范與全面
目前,大多高職院校設立的市場營銷課程體系仍舊是采取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對于實踐教學的開發與應用還不是特別規范,這也是高職市場營銷教學體系相對落后的原因之一。在如今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只有理論而不實踐與趙括紙上談兵無異,市場營銷人才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才能真正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大展拳腳,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高職院校如果忽略了培養市場營銷人才的實踐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人才社會適應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其次,高職院校在課程的更新上也存在一定問題。雖然互聯網技術的使用范圍在一步步擴大,但是一些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所用教材并沒有及時更新,依舊在使用老版教材,這對于培養新時代市場營銷人才是不利的。
(二)教學內容尚未與實踐形成良好對接
“互聯網+”背景下的市場營銷教學需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階段及時做出調整,即適應當下的市場營銷實踐環境,然而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在市場營銷專業上并沒有做出切實有效的實踐教學。首先,高職的市場營銷課程中包含的內容有一些與企業崗位技能并不匹配。學生如果沒有機會親身去體驗企業中的工作流程,就很難對今后自己的就業問題做出明確的判斷,這不利于其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其次,現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對市場營銷來講是提供了機遇,如果高職院校可以將其準確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是是事半功倍的,也順應了“互聯網+”的時代發展背景。
(三)實踐教學形式有待開發
“互聯網+”對市場營銷的渠道與模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電商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實體銷售造成了沖擊,如果高職院校依舊是按照過往的傳統教學方式,那必然是會被狠狠甩在后面。網絡數據現在已經成了了解市場需求的重要指標,所以如果不能合理創設相關的教學內容,使教學模式趨于多元化,那么學生很難對這個市場形成正確的認知,也不利于其市場營銷技能的提升。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更改課程體系,融入教育創新內容
根據高職院校的現有情況做出的調整,首先應當更改課程體系,由以往的定性教學改為動態課程,以“互聯網+”時代發展需求為標準來對相應課程做出調整,并且要定期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對時代發展有大致的把控。其次,為順應近些年發展起來的創業熱潮,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高職院校可以舉辦一些創業相關活動,以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學生接觸到企業的平臺,為他們的創業做準備。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以線上營銷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二)校企合作增強教學內容實踐性
高職院校設立動態課程體系的同時也要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首先,較為便利的就是“校企合作”,通過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來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與實習機會,使學生真正感觸到市場營銷這一大的環境背景,從而鍛煉自己的市場營銷技能。其次,高職院校通過與一些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也可以更好地展開實踐教學,因為互聯網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當下的市場營銷情況,從而更快地找到合適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市場營銷技能得到有效提升,這對于其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三)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創新實踐教學形式
“互聯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培養市場營銷人才應當從互聯網出發,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來幫助學生完成就業方向的分析,盡可能使更多人才向網絡營銷方向不斷發展。與此同時,網絡營銷技能并不是學生需要學習的唯一技能,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高職院校可以開展有關“互聯網+”的其他技能培訓,例如營銷策劃或網絡宣傳等。這樣一來學生的技能才能得到全面培養,有利于其今后的就職。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舊無法滿足“互聯網+”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把握市場需求后有針對性地培養相應的營銷人才,并且在此過程中及時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打造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完成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任務。
參考文獻
[1] 付麗琴.“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發展探究[D].教育教學論壇,2018(4):40-42.
[2] 董常亮.“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D].現代企業.2018(6):47-48.
[3] 楊珩.“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改革探索[D].商業經濟.2017(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