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
摘要:音樂課程是小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音樂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音樂微課教學模式憑借著豐富的音效感染力和生動的影像,已經成為當前音樂教學的新模式。音樂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表現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這使微課的特點和優勢在音樂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發揮。
關鍵詞:小學音樂;微課教學;音樂素養
微課教學模式以視頻作為載體,為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它短小精悍,能夠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利用自己的優勢和特點進行精彩講解,并在一段時間內利用優美的音樂和精彩的畫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地調動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來,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藝。
一、彌補課堂缺少樂器不足
樂器不夠齊全是目前大多數學校音樂教學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教師在講解某些音樂知識或作品時缺少演奏樂器,或直接略過,或用其他樂器代替,那么這樣的課堂缺少樂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小學班級人數較多,課堂時間較短,樂器教學一直處于被教師忽視、冷落的狀態;且和唱歌、欣賞等教學相比,樂器教學更適合單獨一對一授課,而應用微課正好能達到該目的。通過應用微課,教師能幫助學生從聽覺、視覺等感官上不斷擴大音樂表現力,從圖片、音頻或視頻等資源中直觀了解演奏樂器的要點,在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同時激發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輔助創造動態學習環境
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由此可以看出,音樂藝術對陶冶小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作用。教師要想對微課把握準確,需要對教學內容和設計有著全面而具體的了解。當然,營造動態的學習環境也不能單單依靠微課教育模式去完成,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學科和上課內容作出調整,在講課的語氣等方面也要進行包裝和改造。
例如,以《小動物唱歌》為主題,教師可以先利用微課視頻播放小動物不同的聲音,讓學生去猜測這是什么樣的動物。然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樣唱歌的嗎?”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和求知欲去開啟本堂課的學習內容。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小組同學之間進行模仿與猜測的小游戲,利用這種簡單的問答方式更好地去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課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老師的指導一邊跳舞一邊唱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很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微課內容的掌握,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
小學音樂教師在應用微課時還可與游戲融合,構建趣味課堂,引導學生突破音樂重難點。教師可嘗試利用微課的情境化、可視化、直觀化等呈現效果,有機結合游戲教學,簡化游戲規則,增加音樂課堂的趣味性,促使學生輕松理解重難點,吸收音樂養分。
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曲目《跳圓舞曲的小貓》時,其重難點在于怎樣巧妙利用不同教學手段讓學生認識圓舞曲的特征,感受樂曲里蘊含的多樣復雜的音樂情緒。小學生的大多數習慣與行為均取決于他們的直觀感受,教師要想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就應先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為他們創設輕松活潑的課堂游戲情境,調動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與欲望。同時,教師要利用微課精悍短小的特征與優勢,將微課視頻與課堂游戲教學結合使用。
在課堂開始環節,教師露出可愛的、親切的笑容,雙手輕輕捏起自己的臉頰,并輕微向前探著身子,讓學生猜一猜自己正在模仿哪一種小動物。看到教師可愛的表情與搞怪的動作,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小貓咪”,情不自禁哄堂大笑。教師再問學生是否喜歡自己的表演,并告知學生為他們準備了可愛的朋友。在學生興致盎然之際,教師播放微課視頻,向學生直觀展示音效生動且畫面精彩的圓舞曲秀場,小貓咪肥胖圓潤的身材結合有趣滑稽的舞蹈,讓學生笑得合不攏嘴。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跟著微課視頻一起舞動,讓他們學一學貓咪,看誰學得最像。在教師的帶動與游戲、視頻的吸引下,學生調動表現欲望,紛紛擺動雙手,甚至手腳并用,在課堂上手舞足蹈。整節課下來,教師通過整合游戲與微課,不但讓學生在課堂上享受無盡的音樂學習樂趣,還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基本的舞曲欣賞要領,真正達到娛樂和學習的雙贏。
四、測驗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可用于課堂教學的測驗和反饋,是一種新穎的測驗方式。傳統的音樂測試,只對學生的歌唱能力和音樂知識基礎進行測試,連續的測驗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也無法全面展現出學生的綜合音樂水平。微課測驗有許多功能,可以給學生提供創作機會,讓學生在創作時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微課幫助教師對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檢測,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使音樂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化。
如曲目《讓我們蕩起雙槳》,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有感情地演唱,還要讓學生準確演唱連續附點節奏,且要不斷加強學生的內心節奏感訓練。在教學中,教師就可把重點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從節奏角度欣賞該曲目,在反復觀看視頻的過程中熟悉其節奏,并在反復的訓練中掌握該節奏,體會其中蘊含的樂觀之意,從而增強節奏感。通過將微課應用于小學音樂課堂節奏訓練教學,學生的訓練打破時空限制,只要有空閑時間就可觀看有關于節奏的微課視頻,在微課中輕松感悟節奏、慢慢掌握節奏,提高節奏訓練效率,增強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選擇個別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其他學生則進行點評,課堂檢測順利開展。教師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測驗,讓學生創編歌曲,展現自己的音樂水平,并且在小組交流和點評互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良好的啟發,保障了課堂教學質量。微課是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微課不僅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還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變得豐富靈動,使教學趨向多元化,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
結語:
微課在小學音樂中的運用是一種新的模式。實踐證明微課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勢,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了音樂教學的實效性,提升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曹艷玲.小學音樂課堂微課的使用方法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2018,000(001):44-44.
[2]李影.淺談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9,409(0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