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摘 要:隨著當前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信息化程度加深,圖書館行業的管理也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迎合用戶的需求。更好地進行圖書管理能夠讓我國人民更好的閱讀圖書,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增強城市文化底蘊。在當代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情況下,加快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化時代進步與發展正確方向,順應時代發展方向的正確選擇,能夠促進我國圖書管理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創新服務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154
序言:讀書是使人類進步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對于人類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建設將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現在的信息化管理將會節省大量人力物力,更利于圖書的管理,創新管理方式有利于為未來圖書管理提供大量寶貴經驗。本文就現代圖書館實行信息化管理展開論述。
1 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1)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當代全球化浪潮的推進,經濟與科技飛速發展,信息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我國也正在為培養高素質人才而努力,但是除了高素質人才以外,我國公民的素質也亟待提升。而圖書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需要更好地被管理,才能夠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拓寬我國人民的視野,更好的面對全球化。除此之外,對圖書館進行信息化管理還能夠及時為我國人民提供社會發展的動態,進行信息化交流,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自身文化儲備量。
2)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個城市圖書的儲備量,是一個城市文化底蘊的重要體現。對圖書進行信息化管理,能夠更加便捷直觀的看到圖書儲備量。除此之外,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運用,書本等紙質媒體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設是促進公共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的改革才能夠生存,所以進行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3)能夠更好的利用有效資源。傳統的圖書管理中,多采用人工的紀錄與紙質媒體,這種方式會使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對公共資源的利用造成不利的影響。而進行信息化管理十分靈活高效,能夠利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設備進行檢索,短時間內就能檢索到所需圖書,改變以往的低效人工檢索,大大提高公共資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還能夠向用戶推薦喜歡的圖書,縮短了搜索的時間。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的發展程度,提高當地人民素質,增強當地文化底蘊,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2 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1)基礎設施的完善。在對公共圖書館的圖書進行信息化管理時,首先要考慮到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建設,在全球化的推動之下,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要進行好信息化建設,就要完善基礎設施。計算機系統、存儲系統,都應該運用高效率的優質系統。公共圖書館里方面對于設備的要求比其他領域要高,因為圖書信息儲量巨大,反應速度也要敏捷,才能夠滿足多方用戶的需求。此外,科技在飛速發展,計算機等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要進行信息化管理就要及時對設備進行更換。雖然當前我國有些地區在公共圖書館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仍舊不夠高效,所以對管理設備的要求需要提高。
2)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除完善基礎設施外,還要對資源進行自動化的處理。由于公共圖書的相關信息,數量巨大,人力難以短期內完成,所以要運用自動化處理系統。自動對信息進行檢索、下載、存儲等,傳統的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居民的需求,所以通過自動化技術提高運行效率,滿足人民多樣化需求。自動化系統還有準確性,能夠極大程度上實現資源共享,能夠促進用戶間更好地交流現有資源,調動社會上的資源聯合,提高服務的質量。除此之外,信息自動化的成功應用還能夠大大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節約開支。
3)數據庫的建設。數據庫系統作為信息化的產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效率高的特點。因此完善數據庫系統的建設一直是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的重要方向,是自動化的核心系統。如果用戶想要更快的獲得所需信息,就需要不斷對數據庫的建設進行改進,所以數據庫系統對于信息的高效檢索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但是數據庫系統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就目前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建設來看,想獨立擁有數據庫系統幾乎不可能。所以可以通過數家圖書館聯合,共同投資建立數據庫系統,才是最合適與方便的辦法。使各個圖書館間實現信息整合與資源共享,形成較大規模的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圖書資源。
3 信息化建設中的創新服務
1)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對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就是為讀者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例如從事特殊行業的人士,有著較大的信息需求量,需要定期查詢相關資料。針對該類型用戶,圖書館可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可通過整合相關資源,注重用戶需求,制定與用戶需求相吻合的信息資源,最后傳遞分享的信息。想要更好的貼合用戶特點,就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再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得出用戶的相關需求。想要更好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就要掌握更高的科技手段,貼合用戶需求,才能夠得到用戶的認可。
2)數據資源聚合與傳遞。在信息化進程之下的圖書館,或區域檢索資料的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變,想要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主要就在于能對館內的信息資源進行高效的利用,只有不斷對管內服務進行創新。傳統的服務已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必須對管內信息進行整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完整服務。圖書館可通關建立線上入口,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夠獲取所需信息,通過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來實現館內資源的聚合與傳遞,提高獲取資源的效率。還可以選擇與其他公共圖書館進行資源共享,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一定程度突破地域限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3)網絡學習與咨詢服務創新。圖書館不僅能夠為居民提供閱讀場所,還能夠為居民提供學習的場所,而網絡化學習與咨詢服務則是圖書館能為用戶提供的另外一項優質服務。能滿足社會的各項需求,可以優化館藏內容,可以使用戶在短時間內檢索到所需內容。此模式可以為全民閱讀的活動的目標實現盡力,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為各用戶間提供交流平臺,解決用戶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書本內容,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提高服務能力。
4 結束語
完善對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全球化的浪潮,城市化程度的加快,我國居民的知識儲備亟待增加,視野亟待開拓,完善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利于提高文化底蘊,提高人民素質。在當前的社會,只有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事物才能夠得到支持與保留,而對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化建設正是順應了當前時代經濟科技不斷增強的現狀,將會得到支持。各公共圖書館要想繼續做大做強,就要符合時代要求,順應發展趨勢,積極進行變革,配備相關高科技設備,節省人力物力財力,還要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通過與各大圖書館進行聯合,實現資源的共享,最大程度的提高圖書資源的價值,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讀書體驗。此外還要針對自身的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提高館內運行效率。綜上所述,對公共圖書館進行信息化的建設,可以滿足多方需求,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謝鵬.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與創新服務策略研究[J].蘭臺內外,2020(04):62-63.
[2]沈云霞.分析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及創新服務[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04):120-121.
[3]周沛.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及創新服務探析[J].科技傳播,2015,7(16):1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