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公共機房是高校中的一個重要實訓基地,對于促進教學現代化具有積極影響。當前對于計算機公共機房的運用不斷增加,除了要承擔課程任務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教學任務。機房的建設和管理,能夠體現出管理的效果,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管理模式;構建策略
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的基地,還可以當作開放空間提供平臺,讓學生接觸計算機網絡以及硬件方面的知識,一起參與到非技術管理和技術管理中。計算機公共機房每天的人流量都較多,應用率較高,管理難度大,要提升機房的管理水平,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促進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1 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的問題
1)應用環境的問題。高校在公共機房管理中,易忽略應用環境管理,這就使得很多公共機房的應用環境較差,內部較為潮濕,這對計算機的運行、壽命和網絡系統都具有不利的影響。如果機房中的環境潮濕,就會容易有死機的情況。如果公共機房內部溫度較高,就會出現燒壞芯片主板的情況。所以,要解決和避免這些問題,就需要在機房管理中營造良好的環境,全面加強管理,不忽略任何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讓計算機正常的工作,延長使用壽命。
2)電腦破損。公共機房是高校內部設施中的一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用處,所以,機房一般都是在滿負荷運轉,容易產生機械故障。通過研究分析可以發現運用中常出現的問題,如,接觸不良、亮度不夠、鼠標損壞、軟驅耗損等,除此之外,學生有意損壞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部分學生在學習之余覺得無聊,就會隨意擺弄計算機,導致零器件受到損壞。比如,機房考試期間,有的學生提前做完試卷覺得沒有事情干,就會擺弄計算機,不小心弄壞鼠標和插頭。電腦損壞會給教學效率帶去消極的影響,還會影響到高校的發展。
3)病毒感染。公共機房中的計算機都是和互聯網和校園網相連,由于網絡很開放,因此,計算機就可能被病毒侵害,計算機病毒以及木馬程序會影響到計算機網絡安全[1]。若是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就會讓信息存在丟失和被竊取的威脅,還會破壞重要的數據,甚至讓系統和軟硬件受到破壞,無法正常的進行教學工作。
4)公共機房設備利用率不均衡。通常前半學期的教學任務比較重,這就讓公共機房差不多都排滿了教學任務,晚上經常也會有課;而后半學期課程會逐漸結課,機房設備的利用率就會下降,然而考試一般在五,六月份進行,所以,在這段時間機房的使用率較高;學期末機房一般是閑置的。
5)機房管理人員工作時間太長。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管理工作包含較多的內容,比如,機房課標安排、軟件和硬件維護、衛生清掃等,這些都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機房有時晚上也會安排課程,周末經常會有考試或者是培訓,這就使得機房管理人員在周末以及晚上都要加班。除此之外,若是課程安排的比較滿,機房系統更新以及維護工作就只能安排在空閑時間,所以,各高校公共機房管理人員大多存在工作時間太長的情況。
2 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
1)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硬件使用率。(1)虛擬化技術。該技術能夠對硬件的容量進行拓展,對軟件重新配置流程實施簡化,可以讓一個平臺同時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序都能在獨立的空間中運行,相互之間并不會干擾,可有效的提升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現階段對于計算機資源不足和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就可運用虛擬化技術,促進設備的使用效率提升。首先,軟件安裝中運用虛擬化,讓安裝的軟件間互不干擾,有效的對機房軟件安裝以及部署進行簡化,還可以解決軟件間的沖突問題。除此之外,該技術的運用能夠讓教師不受硬件環境影響,能夠自主安裝需要的教學軟件,避免專業軟件安裝不正確的問題。其次,在同一臺機器上安裝多個虛擬器,可以在相同的機器上進行不同的操作,提升硬件的使用效率,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提供平臺。(2)桌面終端防護技術。該技術集合了多樣化的功能,如,反間諜軟件、防御入侵、控制設備和應用程序、桌面防火墻、防病毒和網絡準入等[2]。實踐證明,其運用能夠對機房內的木馬、惡意攻擊和病毒進行有效的防護,還可以控制應用程序以及硬件設備。運用桌面終端防護技術的特點控制機房軟硬件條件,能夠滿足各種環境下的不同要求。例如,上課期間不能訪問網絡、使用聲卡等,只能運行機器安裝的軟件,不能安裝以及運行非本機的軟件,在考試期間不允許用U盤。
2)讓學生加入到機房維護中。機房內的計算機很多,只靠管理人員維護是不夠的,所以,要提升公共機房的管理工作效果,就要讓學生也參與到機房維護工作中。在平日的學習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對計算機進行維護,依據機房準則,定期清掃機房,給機房和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學校還可以從每個班級中選擇幾位愛好電腦和基礎較好的學生,給他們提供培訓,讓學生定期對計算機進行維護。除此之外,所有的機房都需要安裝厚窗簾,防止顯示器被太陽直射,避免老化。還要注意計算機的布局,不要太緊密,確保計算機的通風和散熱條件。若是條件允許,各機房都要安裝空調,讓機械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給學生的學習提供舒適的環境,提升學生的聽課質量。
3)形成公共機房的管理體系。第一,高校需要建立規范的機房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學校要結合機房的教學實踐和運用情況,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如,《學生上機守則》、《技術管理崗位職責》等。學生在使用計算機時要規范的操作,減少學生的錯誤操作,也可以減少對計算機的損壞。第二,學校要構建故障機器報修制度。當前很多的故障型計算機無法得到及時的修護,就是因為缺乏有效的報修制度,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之后卻沒有人管。要盡快處理計算機故障,就要建立學生保修制度,每個學期都要統計學生上機座位,若是學生在操作中發現計算機存在故障,就要馬上報修,讓教師及時的掌握故障機都有哪些,快速的進行修理。第三,學校要建立故障機維修制度。維修人員需要具體的記錄每臺故障機器的處理方式和故障現象,不斷的積累故障經驗,為之后的工作提供依據。
4)信息系統建設。要想促進機房的開放管理,就需要構建機房信息管理以及查詢系統。管理人員要利用系統對教學課表和其他任務進行安排,對外發布公告,還要注意對使用反饋意見進行收集;針對機房使用人員,可通過查詢機房開放、軟件安裝維護和設備的情況,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提高機房管理員專業水平。要提升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為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保障。專業水平提升包括兩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技術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軟硬件維護方面的知識,積極主動的參與培訓,查閱最新的技術前沿,堅持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提升技術能力[3]。其次,管理方面。需要具備科學的管理方法,合理的運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不斷的總結和積累經驗,促進管理效果的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公共機房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其也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較強的工作,對于課程教學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應提升機房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堅持總結和積累經驗,進而給師生提供良好的環境和空間,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國際.高校計算機公共機房管理模式構建策略探析[J].才智,2020(18):53.
[2]孫惠芳.開放管理模式的高校公共計算機房實訓室建設[J].計算機時代,2016(09):101-103+106.
[3]宋毅君,李濟洪.高校公共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09):24-26.
作者簡介
劉琳(1974-),女,山東菏澤人,山東省菏澤學院計算機學院實驗教學中心,大學,實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