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
摘要:高職的學生群體具有更多的自由,體現在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等方方面面,自主學習也是具有高度自由與自主、自覺的一種學習方法,所以如何能把高職學生的自由性與主動性運用到英語口語中的學習,將是本文的探究重點。
關鍵詞:高職;英語口語;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126-01
1 運用游戲法和講授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主人翁意識
高職階段的學生渴望作為一個成年人進行生活與學習,希望其他人,特別是師長,也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但同時由于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他們心理上也會存在著一部分的幼稚心理和被動心態?;趯W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教師先運用言語講授法,以朋友、同輩人的角度,給學生們解釋清楚自主學習的概念,讓學生們自己選擇這種自由程度更大、挑戰性更高的教學方法,在之后的學習中,就算學生產生了想要放棄的念頭,也會堅持自己的決定和選擇。在言語講授和刺激下,教師再輔之以游戲法的引入,將學生群體劃分成為游戲小組或者游戲玩家,同時給出完整的游戲規則和制度,規定積分制,并且拿出誘惑性的獎勵物,在對游戲和勝利的追逐下,學生會喚醒內心想要自主學習和贏得勝利的欲望,并且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有效轉變學生的觀念:學生并不是在堅持痛苦的學習,而是在堅持得到勝利的征途。在心理上幫助學生了解和明白何為自主學習,并用游戲勝利和獎勵物來誘導學生們堅持自主學習。
2 在班上樹立學習榜樣,刺激學生模仿與從眾心理,從而做出好的改變
在班上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不僅可以刺激學生作為模仿者和從眾者也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畢竟榜樣誰都可以競爭上位。榜樣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教師慎重選擇,且班上榜樣的設置要男女性別兼顧。高職英語更加注重實用性與適用性,所以對于口語的教學與學習更加看重,高職學生們為了以后更好地就業與繼續學業上的深造,也必須要學好英語口語。也許一開始學生只是為了“從眾”,只是機械地模仿學習榜樣的做法,教師也不要感到灰心,這是一個好的征兆,說明學生已經付諸行動了。接下來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平時上課中,用正向的語言表揚和適當的物質獎勵班上的榜樣,進一步刺激這部分學生,讓他們真切實在地感受到榜樣那樣做會得到什么好處。教師可以利用主題班會的課堂,讓榜樣展示一個英語口語節目,既可以向學生們展示榜樣的優秀,又可以鼓勵學生們勇敢站上舞臺,大聲說出英語口語。這樣的教學之下,“啞巴英語”不會再出現在我們的校園里,我們的學生在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的時候,也能盡快融入工作單位,盡快達到用人單位的英語口語標準。所以在理性認識與感性模仿追求的雙重刺激與鼓勵下,高職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愿望也會更加強烈,在自主學習的時候也能有更強的內在動機,促使學生從內在心理角度去督促自己完成這一學習過程。
3 小組學習和英語角的設置,可以激發學生在自主學習時的競爭意識
小組學習是教師在不干涉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方式下,對學生群體有意識作出的一種分組控制。教師要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重心放在學習上,就必須對學習小組的組成人員作出分派,這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習小組和學生個人的特殊情況。同時在班上或者全校范圍內設置英語角,是給學生群體活動提供一個合適的場所,英語角能為學生提供一種只能說英語的氛圍,在這種擬定的環境和氛圍下,學生英語口語的鍛煉會實實在在落到實處,同時學生群體活動也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產生和形成。在小組內,組員仍是相互學習、促進與合作的關系,到了英語角一起活動的時候,每個小組組員的口頭鍛煉以及表達情況,都可以透露出這個小組自主學習的學習情況,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刺激其他小組的競爭意識,從而更加努力趕超同學。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強,還沒有自我克制的能力,所以教師也要關注到小組內組員關系的融洽與否。如果小組內成員關系復雜且充滿矛盾,那教師要負責進入協調和適當地拆分小組;如果小組內成員關系融洽,教師也不能不管不顧,異性之間需要教師提醒交往尺度,同性之間仍然需要把握分寸。且教師對于英語角的設置要多用心,物體的選擇與擺放,英語口語期刊或雜志的訂閱,植物的選擇與定位等,都影響到學生們對于這個英語角的感觀,從而影響學生們在英語角練習口語和表達交流時的心情與感受,進而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4 有效監督與保護機制,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
自主學習并不是教師一味地放手,對于剛剛邁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中的大多數也不具備完全獨立能力與自制力,所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建立有效而公正的監督與保護機制。監督機制可以設置為全班民主監督,這不僅可以減輕學生對于“被監督”的厭惡感與反感,還可以督促學生們作為“檢察官”一樣公正地監督自己和其他同學。監督機制賦予學生們個體監督的權利,但是教師需要向學生說明的是不能濫用監督的權利,畢竟學生們的重心仍然要放在學習上。保護機制是為了保護那些“被監督者”,如果學生的確在進行自主學習,卻沒有被監督者識別出的話,也是會對學生造成影響的,而保護機制就可以保護學生快速擺脫或降低這種可能造成的影響。此外,保護機制也是為了保護不同學生的自主學習進度和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自主學習對每個學生不一定都適用,學生也不一定全都喜歡這種自主式的學習方式,所以在學生適應和調整自身學習狀態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允許學生慢慢適應。監督和保護機制,都是為了高職學生們能夠自由而有序地運用自主學習鍛煉和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為了達成這個終極目標,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之余也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困惑,做好學生們的“知心朋友”與“可靠的指引者”。
參考文獻:
[1]提高大學生口語能力之我見[J]. 馬偉.考試周刊. 2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