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逢丹
摘要:網絡教學是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智能化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疫情期間,網絡教學的獨有優勢成為了當時教學的主要方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相互轉換的過程中也暴漏了很多問題,如:教師對網絡授課的模式難以適應,學生對于網絡授課的接受效果不理想。研究和創新“后疫情時代”高中語文網絡教學的方式方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高中語文;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191-01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網課”一詞從此走進千家萬戶。全球受疫情的影響,共有約188個國家關閉了校園,15億學生不能到學校去學習,占全球總學生數的91.3%。全國各學校響應黨中央號召,堅持停課不停學采取線下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本文根據高中語文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在“后疫情時代”的網絡教學中能夠達到教師能適應、學生能接受的良好效果。
1 高中語文網課存在的問題
1.1有效互動減少、缺乏情感溝通。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的中學階段一直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授課方式進行授課。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只需要掌握知識點和對相關的文章進行背記。如,在老師對于一篇文言文講解之后,學生需要對相關對翻譯及注釋進行背記。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固化了學生們的思維,使之獨立思考和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網課”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傳統的授課模式,但是學生與教師不能進行接觸,沒有接觸就不能產生有效的互動,沒有接觸就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又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1.2機械刷題模式、阻礙成長成才。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網課過程中老師將大量的知識點傳輸在網絡平臺上,缺少對于文章背景及一些細節的講解。學生們通過對于每年易考的知識點進行背記而后進行瘋狂的機械式刷題增加記憶力,這樣的學習方法不易于學生們對于整篇文章的深入理解,缺少對于文章中心思想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不能有效的理解和學習文章精髓,長期的這種刷題模式不利于學生對于文學素養的培養,其綜合能力很難得到大幅度提高,個性化發展也不能得到很好發展。
1.3教學方法單一、學習效果不佳。網絡告訴發達的今天是資源共享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習到大量需要學習的知識。然而,教師的傳統教學方法早已經形成了固化的教學模式。在網課上,教師與學生不能直接接觸,這使習慣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師還不能很快習慣并適應這一新興的教學平臺。大部分教師在上網課時無疑也是通過在學校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一樣進行講解。高中階段是中學與大學的結合階段,高中階段也是學生形成學習方法和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單一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只知其表不知其本。
2 后疫情下高中語文網絡教學的幾點建議
2.1“網”、“課”結合,增加互動。“后疫情時代”已經到來,全國各學校基本上都已經復學。疫情期間網課帶來的便利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很多的啟示。人們在回到教室進行學習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疫情期間興起的網課資源。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思路在課前或者課后將3至5分鐘的簡短小視頻融入到教學中來。如在講解《聲聲慢》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前將李清照的基本簡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章的主旨思想進行錄制,用生動形象的圖文和音頻加以展示,通過這樣簡短的微課堂使學生對于文章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能夠將網課的便利、資源的豐富、學習時間和地點的自主等優勢與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有效的互動進行結合,這樣不但能夠保證在對于文章重點知識點、篇、節的掌握的同時也能夠全面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背景、人文情懷,對于學習語文的效果必定會產生全方位的積極作用。
2.2更新理念、中西結合。高中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學好語文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與現在的教育理念越來越不相適應。我們應將學生變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充當配角和輔助角色。研討式教學可以很好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思考問題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前或者課后,由老師針對文章中的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問題的設置,而后進行師生研討或者學生之間的研討,研討過后由老師進行及時的總結。網課的出現給研討式教學也搭設了平臺,如相繼推出的“釘釘”、“學習通”、“智慧樹”等軟件都可以對問題進行投票、發言,系統根據學生的發言和投票等情況生成數據,教師根據生成的數據情況能夠輕松的及時的掌握學生的思維動向。
2.3豐富方法、靈活運用。法無定法,只要是能夠提升學習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網絡教學的很多軟件有屏幕錄制和視頻回放功能。完成教學任務后,如果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掌握不牢,可以通過回放授課視頻的方式進行再學習,再鞏固,起到1+1>2的學習效果。如《鄉土中國》這一課程是研究中國鄉村社會特點的文章,較為難理解,在組織學生通讀文章后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老師通過對問題進行梳理之后回放授課的音頻,使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尋找答案,加深理解程度,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反思能力。
3 結語
網絡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和學習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疫情時代之后,必將帶來教學模式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完善。高中語文網絡教學應該與時俱進,傳承傳統,開辟新路,探索出與學科性質相符的教學模式,為國家培養新型化人才隊伍不斷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竹立.后疫情時代,教育應如何轉型?[J].電化教育研究,2020,41(4).
[2]程萌.高中語文微課的教學設計研究[D].喀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