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瑞
摘要:小學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基礎認知,為學生奠定學習基礎。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兒童文學的視野下,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依據,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91-01
引言: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也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符合社會發展對學生培養的基本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也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這就需要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基于兒童文學視野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1 以兒童特點為主,開展教學活動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未對語文學習形成自我認知。由于年齡較低,在性格上活潑好動,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和教師都注重對于孩子培養,將孩子的考試成績作為孩子教育的主要目的,甚至將孩子的成績作為滿足家長虛榮心的基礎,從上小學開始,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1]。但基于兒童文學視野下的語文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而不是像完成任務一樣去機械式的學習。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1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大部分小學生的思維都是形象思維,在思考問題時不具備邏輯思維的特點,往往是靠自身的想象,所以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這就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更加側重于直觀感受。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主要是以讀、寫、背誦為主,給學生的直觀感受就是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基礎上,結合語文知識內容的理解,逐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人教版《小壁虎借尾巴》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由于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所給出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將這個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可以很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特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2抓住小學生“愛玩”的特點,開展游戲教學。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來說,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只有玩才能帶給他們快樂,這就導致他們眼中的文學作品也具有濃厚的玩的色彩。教師要根據課堂內容,開展游戲教學,為學生營造舒適快樂的課堂氛圍,從兒童文學視野的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案,以此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2]。以《小公雞和小鴨子》課堂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的游戲,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表演過程中,他們能夠切身體會文中蘊含的情感,為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奠定基礎,進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 符合課程標準,進行有效教學
2.1注重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注重學生的品德修養。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這樣他們才能適應社會,逐漸形成獨立人格。教師要基于兒童文學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中,學生除了要掌握文章中出現生僻字詞外,教師還要讓他們懂得“飲水思源”蘊含的道理,讓他們知道之所以能夠過上如今的幸福生活,都要歸功于毛主席的領導,這樣學生在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時刻抱有感恩之心,熱愛生活和學習。
2.2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語文學習中是不能缺少的,教師要利用語文課文的豐富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在語言組織的過程中,讓學生所表達的內容更具邏輯性,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3]。例如,在《雪孩子》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掌握其中的基礎知識后,教師可以以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改寫課文的結尾。這樣,在兒童文學的視野下,學生會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補全對話”的形式,引導學生用他們喜歡的語言進行短句補充,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養成,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升華,以此提高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站在兒童文學的角度上,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制定的教學方案也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盡量的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理解。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以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石學軍[1],.基于兒童文學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J].中華少年,2019,0(8)
[2]周鴻斌.建構兒童文學名著閱讀指導課范式的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8):36-37.
[3]金曄.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指導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