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滿全
【摘要】高中地理研學旅行是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育的新的教學模式,是基于新時期教育部倡導的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提出的一種教育活動。在地理研學旅游中,需要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綜合運用地理等學科的知識,達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地理;研學旅游教學;實踐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13-01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如何讓學生能夠靈活地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是當前地理教師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研學旅游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自然環境的多樣化,陶冶學生的情操,有效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因此,教師應當重視研學旅游教學,從而讓研學旅游真正發揮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研學旅游教育綜述
(一)什么是高中地理研學旅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2013年,國務院提出了“研學旅游”的概念,旨在推動素質教育改革和第三產業發展。隨后,教育部等11部門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將研學旅游明確納入了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作為基礎義務教育的關鍵時期,高中階段地理課程開展研學旅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
研學旅游教學作為新興的教育事務,主要運用聚焦在地理學科的實踐探索層面,當前,研學旅游的實踐意義和方法仍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領域空白,有待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研學旅游教育的優點
1.研學旅游教育具有綜合性。高中地理研學旅游教學需要的不只是地理一門學科的知識,教師組織學生們進行研學旅游,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力對環境狀態進行分析,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2.研學旅游教育具有實踐性。研學旅游需要學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達當地進行學習、生活。學生能夠直觀地體會當地的風俗、地理環境等知識,并參與到地理實踐活動中去,親身體會地理學科的實踐經驗,從而達到提升地理學科綜合素養的目的。
3.研學旅游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經過研學旅游,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一方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也能通過研學旅游達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和環境保護意識的目的。
二、高中地理研學旅游教學現狀
(一)教師沒有對研學旅游教學工作進行合理規劃
當前,由于辦學條件、觀念等因素的影響,有部分教師沒有重視研學旅游的教學作用,只認為研學旅游是新課改下的教育活動“模板”,從而導致教師沒有對研學旅游教學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沒有達到研學旅游教學的教育目的。
(二)研學旅游忽視了研學目的,過于強調旅游體驗
研學旅游教學的核心在于“研學”。然而有部分教師未能意識到研學旅游的教育意義,只單純地安排了出行項目,忽視了教育作用。學生雖然獲得了旅行體驗,卻沒能真正得到學習和研究知識的機會,無法良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例如,現在有的旅行社打著“研學旅游”的招牌,其實單純只是將旅行項目“改頭換面”,學生,實際上只是在進行旅游體驗,并沒有獲得學習經歷。
(三)學生缺乏實踐機會,沒有體現主體作用
還有的教師在地理研學旅游教學過程中,單純地只是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知識灌輸和講解,沒有讓學生真正獲得實踐機會,沒有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問題。學生沒有實現主體地位的作用,缺乏實踐,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高中地理開展研學旅游教學對培養學生實踐力的作用探索
(一)做好研學旅游前教學規劃,提前布置教學任務
高中地理研學旅游教學與常規的課堂教學一樣,需要對教學過程和內容進行規劃設計。基于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在研學旅行開始前給學生布置好教學任務。例如,將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冊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章節教學與研學旅游內容相結合,為學生預先布置研學旅游任務,要求學生在旅行過程中總結鄉村聚落與城鎮規劃的區別,學生帶著任務進行旅行,自然而然會注意到當地鄉村景觀文化的特色,進而得出鄉村聚落的分布特點,既獲得了旅游的樂趣,也充分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達到了提升學生實踐力的目的。
(二)研學旅行過程中隨時激發學生的觀察、理解、運用技能
基于提升學生學科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研學旅游時,也應當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及時發現研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如在高二地理學習中,涉及到對土地荒漠化問題的研究,教師在研學旅行的目的地選擇時,可以結合這一知識點選擇國內荒漠化較為嚴重的關中、西北地帶。在帶領學生進行旅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隨時引導學生發現當地土地荒漠化區域、并自由討論、分析當地土地荒漠化的原由,提出治理的辦法。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時事熱點,讓學生們了解為了遏制土地荒漠化問題,我國相關部門做出了哪些措施,出臺了什么政策法規等。一方面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地理學科的新聞知識,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對國家力量有所了解,激發愛國情懷。
(三)做好課后總結,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學習和補充
課后知識總結能夠有效深化、拓展地理核心價值,充分發揮學生的團隊合作以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在研學旅游結束后,敦促學生編寫研學旅行報告,鞏固旅行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研學旅游教學是新課改下高中地理采取的開放的、以實踐為導向的地理課程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對自然環境的感知體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并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翠,汪衛民.研學旅行視角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以"旅游活動設計"為例[J].地理教學,2020,(11):55-59.
[2]張宇.地理研學旅行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 ——以永川茶山竹海旅游資源的欣賞為例[J].科學咨詢,2020,(16):283.
[3]郭順昌.地理研學旅行實踐與思考[J].當代旅游,2018,(9):235.
作者單位
(廣東省惠州市第八中學;廣東;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