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更應當加強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合作能力,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因此,本文以核心素養為基礎,談一談如何更好地培養小學生數學合作能力,并給予幾點建議,望對廣大小學一線數學教師給予幫助。
關鍵詞:小組合作;核心素養;小學數學
隨著當今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環境,無法順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求,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成為廣大數學教師的主要工作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時代下全新的教學模式,其自身具備有效的互動性與趣味性。深受廣大教師及學生的喜愛,并得到了充分的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以更好地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為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阻礙,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推動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斷發展。
一、開展趣味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切實提升小學生數學合作能力,首要任務應當是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基于核心素養要求,在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多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及空間,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對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解決問題得出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能很好地與其他同學分享學習經驗,發表自身看法,暢所欲言,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小組合作學習成效顯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科學分配組員。將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分給學習能力較為優異的學生,將性格內向的學生分給性格外向的學生。以此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逐漸彰顯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異性。
二、滲透合作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合作能力
以核心素養為基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數學教師不斷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進而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過程更為順利。在合作技巧的培訓中,教師應當積極走進學生之中,不斷觀察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總結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并及時地進行指導和幫助。同時,學生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不可輕易進行打斷。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以后,教師方可針對剛才總結到的問題進行點評,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突出講解。只有這樣,數學教師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并且,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還應當積極為表現良好的小組給予獎勵,并鼓勵其再接再厲,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合作熱情,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切身實地地感知方位。教師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挑選幾名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示。比如以小明為中心,讓小紅站到小明的后面,并告訴大家其方位術語,或者讓小明鉆到桌子下面,讓小孩站到桌子上面并詢問同學方位問題。在教師帶領學生對本課基礎知識進行了解以后,便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讓學生根據教室的各類物品擺放進行討論研究,最后得出各組結論,并派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觀點,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進行評價。
三、創建生活化教學法,增強小組合作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對學習用心鉆研的前提,便是學生對這門課程具有濃厚的興趣。以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共鳴,利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熟悉事物,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是核心素養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教學手段。數學知識對于現階段小學生而言,其邏輯性較強,小學生由于內心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且缺少相應的生活經驗,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較為難以理解。因此,數學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內容與教學知識相結合。在進行課堂教學工作前,教師應當充分掌握學生的興趣特點,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可以有效推動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開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并且有效降低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壓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二年級上冊《加與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圍繞“去商店買雪糕”為例。商店有10只雪糕,小明買走幾個便會剩3個,如果剩了5個,那小明又是買了幾個呢?以此為學生開展討論活動,并在結束后對各小組結論進行點評。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可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氛圍,使小學生的注意力牢牢被吸引。不僅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通過合作討論的過程逐漸增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以后更為深奧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秋菊.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J].讀與寫,2018,15(32):155.
[2]郭雪嬌.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研究[J].赤子,2018,(12):112.
作者單位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實驗小學五洲觀瀾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