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梅
摘? 要:近幾年,教育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新課改大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也進行了全面的創新和改革。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的敲門磚和主要途徑,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因此如何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成為了當下大多數語文教師應當深入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順應新課改大潮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創新閱讀教學手段,對閱讀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本文基于當前小學閱讀教學現狀對小學語文高段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設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是學校教育中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上具有積極的意義。新課改的實行對語文教學提出了高標準和新要求,傳統的灌輸式的語文教學課堂已無法適應新課改下提倡的“以學生為本”的新型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高。因此教師想要使語文教學更加契合時代發展需要,實現語文教學在學生身心發展中的作用最大化,就必須重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不斷優化閱讀教學策略,將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打造成新課改下的先行實踐者和中流砥柱。
一、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雖然近幾年新課改實施不斷深入和成熟,但是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部分教師沒有真正理解新課改提倡的教育教學觀,依然本著傳統的教學觀念,沿用傳統的“填鴨式”閱讀教學方法,嚴重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其次一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只給學生傳授關于應試方面的閱讀技巧和提分捷徑,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然后,小學高年級的文章體裁越來越來越豐富,給了學生充分的閱讀選擇和閱讀自由,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認知快速發展,他們對學習也產生了個人的興趣和喜好。研究發現,在當前的語文閱讀中,學生普遍喜歡閱讀趣味性強、情節豐富的小說、童話、寓言類的文章,對這些體裁的閱讀,學生能很快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完成高效閱讀;但是對于詩歌、說明等描述類強,以抒發情感的文章,學生往往不感興趣,對這類文章的閱讀更多的是完成教師下達的基本閱讀任務,不去對文章進行深刻的理解,這樣的閱讀偏好選擇,不利于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提高。最后,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學生對文章的朗讀,忽視對學生進行文章整體結構和思想情感的深入分析和引導,導致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缺乏對文章的掌握和了解,始終帶著對閱讀的疑惑,更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二、小高語文閱讀優化策略
針對以上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完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由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灌輸式閱讀教學課堂以教師的主動講授和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這樣被動的閱讀講授模式往往枯燥乏味,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閱讀的主動性。小學生的學習呈現好奇、探究、被動、興趣的特征,大部分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是一種以興趣為基礎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愛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目的明確的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在上課伊始創建形式新穎的導入是激發他們閱讀興趣的有效手段,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導入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的教學時,在上課伊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狼牙山五壯士的影視資料,視頻導入可以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到上課的狀態。這樣的多媒體導入一方面是新課改下新型教學模式的有效實踐,實現了語文教學課堂的現代化,促進了語文閱讀教學與現在科技的有效接軌;另一方面,多媒體通過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等方式為學生呈現導入內容,充分調動學生進行多感官學習,促進學生的高效閱讀。
(二)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
情景交互式學習是當前小學課堂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即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創建教學相關情景,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促進教學的高效開展。在閱讀教學中創造情景,為學生創造一種特定的教學氛圍,在提升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深刻感受,引起情感的共鳴,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草原》一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和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的手段為學生創造學習情景:進入正式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去過哪些地方旅游呀?”這個時候同學們開始回憶,馬上進入課上閱讀的狀態中。教師繼續引導:“我去年呀,去了一次內蒙古大草原,哪位小朋友去過內蒙古大草原呀?你們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呀?”緊接著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草原視頻和圖片,促進學生展開對草原的想象。通過這樣的情景創建,加深學生對《草原》一文的學習。
(三)創新閱讀方法
新課改的實施為小學閱讀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新穎的教學方法,為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受到廣大師生喜歡的學習方法。教師將學生合理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自主地對閱讀問題展開有效的討論,充分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提高了課堂閱讀效率和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一文的閱讀教學時,本文是文言文閱讀教學,在分組討論強,教師可以設置幾個共學問題:“利用課下注釋正確翻譯文言文。本篇文言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將辯論過程用白話文演示出來。”等問題,讓學生展開分組討論。這樣的方式有效促進了學生閱讀的有效性,鍛煉了自主閱讀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可知,新課改下的語文閱讀課堂對語文的閱讀效率和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進行閱讀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改善傳統閱讀課堂中的弊端,實現閱讀課堂的高效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吳文杰.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的探討[J].才智,2020(18):20.
[2]何建佰.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的探討[J].科技資訊,2020,18(10):120-121.
[3]楊永華. 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質量[C]. .教育理論研究(第九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