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
摘? 要:現如今,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為教育改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微課作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手段,已經被教育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通過有效借助微課,將原本抽象知識形象化,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使用微課,有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所以教師應將音樂教學內容與微課特點相結合,使學生改變對傳統音樂課堂的看法,引導學生在輕松活潑的音樂課堂中學習知識,并不斷增加音樂鑒賞素養。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重點知識,運用微課來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本文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論述,探索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方法與實踐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微課;教學方法;鑒賞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結合音樂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精神,對音樂課堂進行創新與完善。小學音樂作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學科,能夠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教師應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環境,不斷探索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踐行音樂教學的本質與內涵。在音樂課堂中適當引入微課,能夠激活學生的音樂鑒賞興趣,使原本僵化的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起來,從而為學生開展音樂學習和鑒賞提供新的途徑。那么,教師應怎樣通過微課來培育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呢?下面,筆者基于自身教學經驗,與各位同仁分享以下幾點看法,以期能夠對一線教師工作的開展提供可借鑒意義。
一、借助微課創新課堂教學形式,為音樂鑒賞提供環境支持
小學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與課堂自制能力十分有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全神貫注地學習音樂知識比較困難,因此,結合微課來開展音樂課堂,能夠創新教學形式,為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學生對音樂知識形成較強的記憶效果。
例如,在教授《小鳥,小鳥》這堂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引導學生欣賞《小鳥,小鳥》這首歌曲,通過輕松活潑的歌曲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為后續開展音樂知識的講解奠基。隨后,教師教師可以結合音樂向學生拓展知識,這首歌是6/8拍,通過介紹6/8拍的強弱規律,來向學生導入音樂理論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八分休止符,這是使歌曲聽起來充滿朝氣的關鍵。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即表達了少年兒童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生活經歷,體會歌曲中表達的青少年生長在祖國懷抱中的幸福的情感,通過微課來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同時更好地感悟歌曲的主題,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發展。
二、借助微課開展音樂教唱,充分激發學生的鑒賞熱情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最經常接觸的部分就是音樂歌唱,在教授學生唱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引導學生欣賞歌曲范唱,使學生在微課中了解到音樂歌曲的正確演唱方式,同時通過視頻動畫的形式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音樂演唱時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學習歌曲的演唱方式,是引導學生正確感知歌曲的關鍵。通過微課能夠改變傳統音樂教唱方式,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演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在音樂中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學生形成對音樂作品的個性化理解提供有益支持。
例如,在教授《閃閃的紅星》這部分知識時,筆者就通過微課的形式來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視頻,在微課中筆者親自為學生范唱歌曲,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吸引了學生對課堂的注意,還能夠減輕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負擔,為構建高效音樂課堂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學生觀看微課范唱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點擊暫停,結合具體細節為學生進行知識補充,增加學生的鑒賞素養。
三、借助微課教授重難點知識,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小學音樂教師想要通過微課來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發展,首先應對微課這種教學形式具有全面的了解,通過借助微課精煉短小的特點,教師就可以接帶領學生突破音樂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從而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深入學習,促進學生音樂學習效果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結合課堂難點或重點來制作微課,利用6-10分鐘的時間將知識生動且完整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通過微課特有的優勢來增加學生對重難點音樂知識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此外,對于一些音樂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可能在課堂中完整把握重難點知識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教師可以將微課分享在學生云學習平臺,引導這部分學生課下進行自由觀看與復習,增加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對于學生音樂鑒賞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應重視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結合當下新型教育手段,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創新音樂教學形式,不斷歸納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霞.教學機智理論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6).
[2]占靜.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