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推行,以生為本理念漸漸深入人心,為廣大教師平時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展現出了助力高效教學的潛力。由此,實際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研究中切實遵循生本理念,努力探索創新有效的教學指導策略,促使學生們積極投入相關學習實踐活動,以逐步豐富科學知識積累,綜合發展科學學科能力與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本理念;有效教學
近年來,雖然因為新課程改革活動迅速推進,教育教學環境發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為廣大教師教學指引了科學方向。但實際上,他們當中依然有很多人沒有革新教學思想,沒有增加對學生主體的重視,所以無法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綜合以上所述,在當前針對小學生進行科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要積極順應教育教學發展潮流,科學引入生本理念,以此為指導探索總結多元科學策略并恰當應用于各個教學環節,優化科學課堂教學效果,便于最終順利實現既定教學目標。
一、采用趣味手段,提高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通常而言,小學階段各個學生的自我表現意愿都大大增強,同時各任課教師也需要學生主體配合才能順利推行具體教學計劃。由此,實際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工作時,教師們就有必要針對性采用諸多趣味手段,提高學生科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配合高效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們學習《骨骼、關節和肌肉》部分科學知識的過程中,為了盡力得到班級每個學生的積極配合,我特別在各個環節采用了趣味教學手段。具體如:在課堂一開始的導入教學環節,我首先為學生們播放了一小段視頻,視頻內容主要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參與籃球、足球、乒乓球以及游泳等體育運動項目的情境,同時我會鼓勵學生們聯想生活所見所聞進行獨立思考,進而大膽站起來猜測視頻中學生在參與各種體育項目鍛煉活動時運用到了哪些身體部位,最后還會對表現較優的學生進行一定獎勵;具體為學生們詳細分析骨骼、關節和肌肉等各個身體部位的時候,我同時借助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們展示了相應直觀形象圖片,以配合口頭語言說明等等。這樣,借助上述系列趣味手段,我即為學生們創設出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科學教學課堂,促使處于此環境中的各個學生大大提高了科學學習興趣,為他們優質學習鍛煉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鼓勵動手操作,促進學生深化知識理解
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生的知識積累以及思維能力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很多時候都難以深入探知理解科學學科知識,進而無法切實促進自身學科綜合素養迅速提升。鑒于此,實際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可以在努力推行基礎教學計劃的同時鼓勵學生參與系列動手操作活動,促進學生深化知識理解,提高科學學習效果。
例如,平時課堂上帶領學生們學習《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部分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在進行完基礎性講解分析活動之后,為了優化教學效果,我就將學生們劃分到了一個個兩人小組,引導他們參與了一定合作動手操作活動。具體如:各小組學生需要利用紙杯、繩子等工具制作一個“土電話”,接著一個學生對著紙杯小聲說話,另一個學生聽,之后進行輪換,以直觀形象理解我所講聲音傳播概念;各小組學生需輪流將棉線、尼龍繩等連接到音叉上,接著其中一名學生敲擊音叉,而另一名學生在聲音傳播材料的另一端仔細聆聽,從而深入感受理解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這樣,通過參與上述系列動手操作活動,班級各個學生明顯都進一步深化了對相關科學知識的理解,為他們最終高效完成學習發展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引導質疑探究,培養學生創新思考能力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力高效開展教學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而這就對學生提出了較高要求,其中較值得關注的就是他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良好思維能力。鑒于此,在實際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都需抓住各個恰當時機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努力培養學生創新思考能力,促進學生高效投入獨立學習探究活動,有助于他們迅速提升科學學科綜合素養。
例如,平時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學習《呼吸與健康生活》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機械傳授相關知識,而在積極分析講解的同時,鼓勵學生們進行了一定質疑探究活動。所以,學生們就基于拓展思考而提出了諸如“平時我們吸入氣體當中氧氣的含量和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哪個較少?”“人們呼出的氣體和空氣有沒有區別?”等問題,并通過互相啟發交流探得了各個問題的正確答案。而在此過程中,我則只在旁邊適時給予點撥和指引。這樣,等到課堂結束的時候,班里幾乎每個學生都因科學實踐鍛煉而顯著增強了創新思考能力,為他們高效完成當下學習任務以及之后持續自主學習進步增添了極大助力。
總之,在當下教育教學環境中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工作的時候,任何一個教師都需要基于生本理念探索應用教學方法與策略,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促進學生得到真正適用的引導,提高學習效果,迅速提升科學學科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耿文利.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82-83.
[2]宋倩云.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策略淺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