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要】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考察調研時指出:“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的隱憂再次提醒我們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堅持把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培養和引導學生熱愛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小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運動技能的掌握、身體素質的提高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因此,如何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對達成上述目標尤為重要。
【關鍵詞】體質健康;體育課堂;有效教學
從全國中小學生體質監測的數據來看,近年來,小學生的運動技能、身體素質下降趨勢明顯,學生體質明顯減弱,出現近視、肥胖、體弱、患病率持續增長的現象。導致小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體育課堂教學因素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上體育課有著極高的熱情,但由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法單一、陳舊,課堂教學組織混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忽視學生情感的培養,淡化了運動技能教學和身體素質的訓練,造成學生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我們以課堂為載體進行研究,從課前準備、教學方法、教師的講解示范、教學時間的管理、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實施策略,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
一、良好的課前準備是有效教學的保障
體育課的課前準備對有效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發現,一節成功的體育課必須是有效的體育課。但如能夠上好一節有效的體育課呢?應著重做好以下的幾項工作。
1.把握方向,制定目標
良好的教學始于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一節體育課能否有效完成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認真負責、科學有效的組織教學,也需要學生勤奮刻苦、科學有效的學習。運動技能項目的教學具有系統性和延續性的特點,通常一個運動技能的教學往往要用多個教學課時才可以完成。所以,體育教師不但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還要制定單個運動技能教學的單元教學計劃,并針對不同學生學習掌握水平的高低適時調整教學目標。
2.分析學情,精心設計
學情分析是教學策略選擇和教學活動設計的落腳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設計是系統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同時,學情分析也是教學目標確定的基礎。實踐證明,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水平,才能度身訂做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達成教學目標,這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3.上課器材,提前準備
體育課堂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準備各種不同的體育器材,課堂上分發器材容易造成學生哄搶導致課堂混亂的現象時有發生,既擾亂了課堂教學秩序,又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因此,為了確保教學時間的有效性,體育教師應在課前就把教學所需的體育器材按照教學環節的安排有序地擺放在相應的位置上,節約學生領取器材的時間,提高學生練習的時間和密度。
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決定一節課的成敗
衡量一節課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最重要途徑就是課堂教學,一節有效的體育課堂具有以下特征。
1.課堂常規是有效課堂的保障
好的課堂常規,是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置條件。抓好課堂常規,低年級是關鍵,而隊列是最有效的內容。在新學期開學初期,教師利用四到六個課時對實驗班加強進行集合、解散、原地踏步、齊步走、齊步跑、隊形變換、報數等隊形隊列的訓練,并在每一節體育課中利用3到5分鐘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練習形式以游戲競賽為主,活躍課堂教學氣氛。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這3個實驗班的體育課堂組織明顯要比非試驗班的紀律要好,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注意力得到顯著提高,課堂中隊伍的調度更加迅速有效,課堂教學效率高。
2.教學方法是有效課堂的核心
第一,教學方法趣味化。為把學生機械式地被動學習變為愉快的主動學習,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如:在低年級30米快速跑的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練習完原地擺臂動作和原地高抬腿等專項輔助訓練后,發給每一位學生一張切割好的舊報紙,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怎么樣才可以在運動中不借助手及其他外力輔助的情況下,把這張舊報紙放在腹部而不會掉下來。通過一張舊報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在歡聲笑語的課堂氣氛中興致盎然地完成了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
第二,教學方法游戲化。如:進行下肢力量練習時,運用“兔子跳接力”“劃龍舟”等游戲來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耐力跑訓練常常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就采用“接力跑”“追逐跑”“排尾計時跑”等游戲,提高練習趣味。
第三,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如:在小學水平二拱橋的教學中,教師放棄了傳統的四列橫隊及常規自然小組集體練習的組織形式,而是用一張張體操墊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站在圓心位置,學生自己找搭檔進行友伴型分組圍繞圓心分別站在體操墊的旁邊,學生無論站在什么位置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聽到教師做的示范動作和講解動作要領,提高了學習效果。
3.講解示范是技能教學的重點
進行運動技能的教學,講解與示范是學習技術動作的重點。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體育教師在講解動作的時應盡量要精煉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把一些體育專用術語轉化成學生所能理解的且通俗易懂的具有童趣的語言,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輕松地領悟技術要點。此外,在講解技術要領的同時最好結合教師的示范動作,要注重示范動作的規范性,幫助學生在腦中建立正確動作的概念,樹立技術動作的表象,為下一步學生自己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只有在課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分析學情、做好教學設計,課堂上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組織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師講解示范的準確性、規范性,才能提高體育課的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熟悉掌握運動技能,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姚利民.論有效教學的特征[J].當代教育論壇,2004(11).
[2]呂濤.生命教學-體育教學之本[J].學問,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