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瑋煒 李丹捷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民辦高校應用型本科建設的發展方向。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金融行業的發展變化對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創新創業教育角度,探討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教學的不足,對培養雙創型人才,促進金融學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民辦高校金融學教學改革應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導向,構建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完善實踐教學條件,加強與實踐基地和實習單位的合作,培養具有較強實務處理能力的高素質金融人才。
[關鍵詞]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8.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10-0130-03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Finance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i Weiwei ? ?Li Danjie
(Dl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eepening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it is the dire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Internet +,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ave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financial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e explore the shortcomings of finance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e specialty. The reform of finance teaching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should be guided b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 quality financial personnel with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we should construct a characteristic training mode, improve conditions for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practice bases and practice units.
Key Words: Private Universities; Finance Special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高等院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尤為重要,它是培養國民創新創業精神,提升國民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土壤。創新創業教育既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高等院校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對民辦高校而言,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尤為重要,首先,它是推動民辦高校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組成,其次,民辦高校只有努力打造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和教育環境,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學水平和實訓水平,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發揮實踐性人才培養陣地的作用。
一、創新創業引導對新時代金融學教學的意義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之一,其不但影響資源的配置和經濟的運行,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新金融更是具備了網絡化、無人化、虛擬性等特點,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時也引發了新的問題,金融風險逐漸放大,形式變得多種多樣。金融行業的發展變化對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民辦高校應以此為方向,以培養具有較強實務處理能力的高素質金融人才為目標。
創新創業教育是經濟新常態下高等教育的新任務,是關系國家進步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政治任務。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學校實踐教學的輔助和引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金融學的重要性逐漸增強,大部分高校都開設金融學專業,但隨著近年來金融機構的轉型以及人員飽和,金融專業的用人需求逐步縮減,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并不理想。一方面,學生希望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另一方面,金融機構需要的高技術人才稀缺,新招收的員工還需要進行數月甚至數年的培養,才能勝任工作要求。高校金融專業的學生培養和金融機構的崗位需求之間不能脫節,高校金融學教學只有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新型金融人才。
二、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多數都是源于國家發展規劃,只是按照教育部專業課程大綱要求,設置相應創業基礎課程以及就業指導課程,或者是安排校外實踐教師進課堂進行講座或者報告,屬于零散的點狀知識傳授,需要一個適合本校定位以及學生特點的完整的創新創業教育規劃。各民辦高校對金融學專業在“互聯網+”時代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并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明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目標。由于金融行業的服務屬性,無法直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帶來產值,如果民辦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創新創業教育內生驅動力就會不足。
(一)創新創業教育思路應進一步清晰
大多數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探索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還需進一步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表面上看是教導學生如何創建新的企業,但其內涵遠大于此,它是一個整合概念,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和行動模式的一整套教學方法。對于金融學的創新創業教育來說,教學方式相對單一,仍舊參考傳統教學方法,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特色不鮮明,這成為民辦高校金融學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阻礙。
(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設置及配套設施不完善
目前,各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包含了創新創業課程,這些創新創業課程,基本上是以講座和就業指導的形式出現。另外,金融學專業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通常都是在教室和機房上課,很難在教學手段上有所創新,部分學校可能擁有模擬實驗室等教學場所,硬件教學設施相對完善,但軟件很難跟上,這樣很難達到指導學生的目的。由此可見,金融學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并不能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課程有效結合,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依然薄弱,很難有進一步的創新創業的體驗。
(三)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匱乏
目前,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的教師隊伍以專業教師為主,外聘實踐教師為輔,專業教師當中,各高校金融類相關專業碩士博士畢業生占主體。近年來,對在金融機構中有從業經驗的教師的聘任有所增加,但總體來說,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或參與過創新創業的較少。大多數教師是從一個校門進入到另一個校門,金融學專業基本理論知識豐富,創新創業的實踐經驗匱乏。外聘實踐教師雖有從業經驗,但只熟悉某一領域的專業操作,面對創新創業教育指導這樣一個多方面知識的融合系統,協同性需要提高。
此外,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包含課程、實訓、技能、比賽等多個方面的綜合體,這就需要一個綜合的教師團隊來合作完成,對民辦高校而言,組建這樣的團隊并不困難,但團隊的整合以及后續進修和培訓都不夠充分,激勵機制不夠全面。
(四)外在支持宣傳應進一步提升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產教融合的概念。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僅是高校自身的責任,還需要各種外部支持力量,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體系包括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支持的各種外部機構和平臺。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都可以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政府可以出臺各種支持政策,也可以提供各種政策答疑和解讀;企業可以提供實習實踐機會,讓學生了解工作內容、工作氛圍,了解企業經營過程當中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但目前來看,創新創業教育的外部支撐作用有限。國家出臺了許多對創新創業有利的政策,但宣傳和解讀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金融學的校外實踐基地,多為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等金融相關企業或機構,在這些實踐基地實習,能夠了解的都是創新創業中涉及金融部分的相關知識,金融機構或企業往往規模巨大,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應進一步支持。
(五)學生創新創業主動性應進一步提高
目前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愿主動性不強烈。缺乏主動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習慣于被動的接受教師和家長的安排,沒有創新創業的勇氣。雖然有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各高校每年都會有國家級或者省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可供學生申報,地方政府都會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和獎勵,有限的申報項目當中,很多都是在教師的組織和安排之下成型的。學生對創新創業項目的了解比較刻板,把它當作一項作業,而不是對自己綜合能力的鍛煉。
三、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思路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特色培養模式
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應當在培養方案中明確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思路貫穿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只有從學校層面對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重視起來,學生才能形成對創新創業的基本認識。通過構建完整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普及并強化創新創業相關知識,結合學生特點,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培養模式。
(二)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條件
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來說,模擬和實踐都是不可或缺的,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應當重視實驗室建設,硬件軟件設施都應當齊備完善。尤其是軟件,每年學校都應當有專門預算,用于對軟件進行更新和升級,增加數據包和操作模擬項目,完善實踐教學條件。
(三)加強與實踐基地和實習單位的合作
實踐基地和實習單位是最好的創新創業教育場所,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完整的創新創業體驗。民辦高校的金融學專業應當積極與當地的金融單位進行合作,選派教師進行掛職鍛煉,聘請合作單位的精英來校舉辦講座,符合條件的聘為外聘實踐教師,增加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定期輸送學生到實踐基地和實習單位考察或者實習,為有創新思路或者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實踐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丹捷,白煒瑋.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國際金融學課程改革的路徑選擇——以大連財經學院為例[J].對外經貿,2017(8):137-138.
[2]曹明明,楊帆.“互聯網+”背景下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12):172.
[3]李佳珂.高校金融學課程教學理論改革與教學方法研究——評《金融學教程》[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17):86.
[4]王秀芳,于欣慧,隋占林.地方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以河北農業大學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1(4):36-40.
[5]陳敏娟.基于創新創業視角的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經濟師,2018(7):199-200.
[6]張欣.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12(10):135-136+138.
[7]Yanfen TIAN,Shujia CHENG,Binghui ZHA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of Finance[J]. Higher Education of Social Science,2015,9(3).
(責任編輯:張彤彤 梁宏偉)
[作者簡介]白瑋煒(1981-),女,遼寧大連人,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方向:貨幣政策,金融教育;李丹捷(1977-),女,遼寧大連人,教授,在讀博士,研究方向:國際金融、金融教育。
[基金項目] 2018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強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專業內涵建設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