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毋昆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寸金學院藝術學院目前只有音樂學專業開設了聲樂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中小學、社會藝術培訓機構、文藝事業單位、文化宮等專業應用型人才,以普及教育為主。在課程設置上,一般為:大學一年級到大學二年級,每周一課時,四個人為一個課時;大學三年級到四年級為主修,每周一課時,兩人為一個課時。從課程安排上可以看出,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有限,每個學生在生理發展上、學習程度上又都有所不同。教師無法顧及到每個學生,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發展不平衡。想要每位學生能達到人才培養要求須借助其他的學習手段進行補充。
普通高校的聲樂教學模式大體相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琴房當中完成,有條件的也會借助排練廳、實驗劇場等等。教學模式的單一,學生的學習參照對象只有老師和同學,難免出現“閉門造車”等現象,不利于聲樂教育的發展。聲樂是舞臺的藝術、是多樣化的藝術,單一的教學模式易使得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聲樂包括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等多種唱法,又涉及中文、英文、德文、意文、法文等多種語言,是一個龐大的學科。傳統的聲樂教學內容受限于授課教師個人的知識儲備,教師個人的知識儲備決定了聲樂課程的豐富程度。由于傳統聲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無法通過其他渠道得到有益補充,導致聲樂教學品質良莠不齊。每個學生的生理條件和興趣愛好都不盡相同,需要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以寸金學院為例,一節聲樂課有四位學生,平均到每位學生的課時只有十一分鐘,很難完成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目前寸金學院聲樂課程的教學方式是聲樂通識教育、共性教育,想要做個性化、精英化教育有一定的難度。伴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高校聲樂教學內容的擴充迫在眉睫。
寸金學院進行信息化教學是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當前我國高校教育信息化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三通兩平臺”快速推進,信息化基礎條件大幅提升。未來幾十年,信息技術發展更加日新月異,多媒體設備的引入,云計算的使用,移動學習終端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運用,深刻地改變著教育的未來圖景。寸金學院務必緊跟信息化發展的步伐,促進學院辦學的現代化。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地處于改革開放先鋒的廣東省湛江市,有著較強的區位優勢,能夠第一時間捕捉新的資訊,快速的更新教學手段。從全省教育事業協同發展的要求來講,湛江市作為粵西地區的中心城市,湛江高校教育應當在粵西地區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是由廣東海洋大學與湛江寸金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寸金教育集團格外重視高校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多媒體教室座位數15056個,建有各類公共實驗室、專業實驗室96個,可容納4000多學生同時進行各類實驗實訓;建有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48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800多萬元,學院資金充裕,足以支持學校應對教育信息化的浪潮。
寸金學院在高校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是不遺余力的,寸金學院大力推廣“超融合”系統,不僅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更有助于教學過程的規范化。
傳統聲樂課程嚴重依賴于聲樂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基本靠模仿來完成聲樂的學習,大多數學生缺乏對聲樂的一個完整認識。通過互聯網的學習,學生可以迅速找到最規范、最科學的發聲技巧,而不僅僅依賴于自己的聲樂老師。作為聲樂教師也很難為各個聲部都做出適當的、規范的聲音示范,需要借助網絡為不同聲部的學生找到不同的聲音示范。傳統聲樂教學過于抽象化,大多數是靠想象、找“感覺”、找“位置”、找“腔體”等等,常常使得學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聲樂教學常常出現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讓學生打開喉嚨歌唱,這個問題雖然每位老師都強調喉嚨打開對于歌唱的重要性,但是解決問題的效果參差不齊。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強烈的需要互聯網加以協助解決,通過互聯網找到正確發聲方式的透視圖,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正確科學的發聲是怎樣進行的,幫助學生更加快速的找到正確的發聲技巧。
上述列舉了互聯網對于聲樂學習的種種有益幫助,互聯網也存在許多消極因素。如“抖音”平臺上有眾多的聲樂課程讓大家學習,有一大批知名的、優秀的聲樂教育家在此平臺上無私的分享教學經驗。其中,在“抖音”這個網絡平臺上也不乏一些濫竽充數的、所謂的“歌唱家”講授一些不符合藝術規律的內容。這個時候需要高校的聲樂教師起到一個正確引導的作用,教授學生如何辨別真偽,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聲樂審美。
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是提升高校聲樂教學的一個強有力的方式,尤其是針對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方向更多的是面向中小學的普及教育,需要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方式。教育資源的整合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夠有效的將國際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個人的聲樂課堂有機的結合起來。教師個人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將優質的教育資源進行篩選分類,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傳播給廣大學生當中。寸金學院需大筆資金注入到發展信息化教學的建設當中,大量的購入最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同時對在職教師進行媒介素質的培訓,使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設備完成傳統聲樂教育的改革。
寸金學院也在大力推動在職教師打造網絡精品課程,鼓勵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其中。網絡精品課程的錄制,本身對于教師來講就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和提升,同時對于整個學院的教育資源整合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教師們可以相互學習、借鑒彼此的教學方式,以及新的教學思想。聲樂網絡精品課的錄制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共性的、普遍性的聲樂理論,一般采用大課或者講座的形式進行錄制;另一方面則是個性的,一對一的上課模式,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寸金學院藝術學院已經開始聲樂網絡課程的錄制,每位教師、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教師不僅僅只在學院內部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更要放眼于全國、甚至是國際的聲樂精品課程,找到更有利用價值的資料,請留洋回國的在職教師進行翻譯然后傳播給大家,使得寸金學院的聲樂課程直接與國際接軌。
“超融合”系統全面使用有益于更好地琴房管理,學生通過手機網絡預約琴房,極大地提高了琴房的利用率。大幅的提升學生對教師評價的客觀性,使得教師能夠第一時間知道自己課堂上的不足。全面使用“超融合”系統來完成藝術學院的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現代化。
言而總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獨立院校聲樂教育出現了新的問題,同時也出現了大幅提升自身辦學質量的良好機遇,如何把握好信息化時代的潮流,也是全國獨立院校需要思考的問題。高校教師也要背負起教育改革的重要責任,對教學方式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創新。